几日后,陆尘接到高尚的电话。
“陆总啊,队内有几名球员罢训。”
陆尘问道:“谁啊?是那马旭领头的吧?”
“除了他还有谁?他请假说老姥姥病了,要回去探亲,结果有人在三亚发现了他。在他的蛊惑下,几名主力球员也有情绪。”
“他姥姥的,没有了张屠夫,老子还有吃带毛猪了,给我把他拿下,挂下转会名单。”
“好!这样最好了,其他几名球员我来安抚。”
马旭一被挂上转会名单,其他跟着闹事的几名球员立马老实了,高尚又给他们做了一番思想工作,队内终于和谐了。
陆尘接手联城队,引起了华夏足协和沪城体育界的关注。
沪城足协召集了沪城各球队负责人、教练团队进行了座谈会,探讨了沪城足球事业的发展前景。
陆尘在会上提出,华夏足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全国上下系统性的投入和支持,光靠沪城一家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他建议,针对华夏足球的未来,召开一次全国性的论坛会议。
此举得到了相关领导和大部分人的赞同。
此次会议的费用,全部由大陆集团赞助,各地方足协、各球队、俱乐部、业内人士都踊跃前来参会,华夏足协也派员前来。
大家在黄浦江畔齐聚一堂,献策建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痛陈了华夏足球的弊病,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人指出,华夏虽然有14亿人口,但踢球的人口少之又少,提出建议:
要以校园足球和社区足球为依托,着重选拔、培养青训队伍,多组织业余联赛,给职业联赛储备人才,构建起华夏足球的金字塔体系。
有人马上指出:华夏之所以踢球的人口少,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观念问题。在华夏,自古以来,普通百姓都把读书作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从小学到高中,学业都忙不过来,谁还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踢球。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是职业球员的保障问题。很多人从事了足球事业,但若是没有被选入职业队,就算选择了职业队,如果不是主力,没有在黄金年龄赚取足够的钱,他们退役后的工作和生活根本就没有保障,更别说那些没有被选进职业联队的人了。
第三是踢球的成本太高。在华夏,踢足球成了一项贵族运动,你若想去踢球,不进足球学校,根本就没有机会崭露头角。可是现在的足球学校,是一般人能上得起的吗?
第四是这些年来我们足球界的丑闻和不堪表现,足球队,主要是指男足,越来越成为被人们所唾弃的对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调侃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踢足球。
如此下去,华夏的足球生态将会进一步恶化。
有人说华夏足球不行,是因为亚洲人的体质不行,根本就不能跟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竞争,还是放弃吧!
有人反驳,人家日本和韩国为什么可以
第125章 华夏足球为什么不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