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铮经常不在主宅,所以刚开始,沈明舟发现沈铮不在家,并没有在意。刃城那边的事虽然都是小事儿,但是零零碎碎处理起来也很头疼。沈明舟最近的心情有点波动,于是并不打算返回刃城,决定在主宅再住一段时间,理清心绪。
上次的浣城之行并不算愉快,沈明舟发现自己骨子里还是卑鄙的,他知道顾皎见不得眼泪,于是下意识的做出楚楚可怜的样子,无限放大自己的悲戚和无助,果然,顾皎同情了他。
无论是上一世的沈明舟,还是这一世的沈明舟,无论脱胎换骨了多少次,骨子里还是聪明的,偷奸耍滑的,他知道怎样接近顾皎最省力。但是这是他想要的结果吗?像一只摇尾乞怜的狗一样,用小把戏让顾皎多看他两眼。
而且,他用于阴谋小把戏也是在阴谋之中。顾皎在怀疑他,顾皎怀疑宋远航的失踪和他有关。
沈明舟从来都没想过顾皎会这么想,现在想想,顾皎当初去帝城酒店也是为了找线索,那关于收留他呢?关于带他去医院呢?关于他救助流浪狗的时候摔倒在地,顾皎过来关心他呢?
这一切到底是发自肺腑,还是刻意的谎言?就像他,到底是发自肺腑的像顾皎表达着自己,还是在用最省力的方式让顾皎多关注他。
这环中环,计中计,沈明舟掉入了自己布置的扑天大网里,被自己的紧密逻辑,敏感的思绪缠的死死的,如同破不了茧的蝶。
能不能相信我啊?沈明舟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问,但是他真的有让人相信的资格吗?就连他自己不也在撒谎吗?
为什么会出现在浣城?真的是因为要去招商引资,还是因为想见她一面?又为什么在镜子面前换来换去,最后选了一套最减龄的衣服,因为这样穿更舒服,还是因为他知道顾皎喜欢少年感。
为什么会看到顾皎在超市门口之后,去救那只流浪狗?是真的想救那只流浪狗,还是想让顾皎,走过来?为什么骗顾皎说丢了手机钱包,明明当了手表有钱之后,为什么还赖着不走?
当沈明舟知道顾皎去了帝城酒店之后,心都漏跳了半拍,他想起了房间里的那些药和他没收拾的酒,顾皎会看见吗?顾皎会知道他是一个病人加酒鬼吗?
那一仗,沈明舟打的一塌糊涂,匆匆逃离。太虚伪了,太恶心了,戴着精致面具的我。
我在用我多于她的记忆,我在用我多走的那些路,多体验过的那些人生在霸凌她。我是一个怪物。
沈明舟心里很乱,他觉得他应该安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应该要改一改自己的这个聪明劲,他应该要真诚,要坦白。
可是,他不敢。他会被她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吧,他会被她用指责的语气怒骂吧。她会离开他吧?
沈明舟疯狂的画画,他画了一幅又一幅,他用最繁琐的笔触去描绘她,他用最绚烂的色彩去点染她,他用最虔诚的动作捧起她,他画的所有人,他画的每一个人,除了妈妈就是顾皎。
有一天,沈明舟看着墙上的画,沈明舟突然愣住了:“我到底在用什么样的心情来画这些画?”
我是把她当一个救世主吗?如果拥有她,我就可以从这混沌的沼泽之地逃离。如果拥有她,我支离破碎的人生就会趋向完美,如果拥有她,我时时刻刻想摆离的原生家庭就会彻底的离我而去。
我在,画些什么?
她不是救世主,至少上帝创造她来,是让她开心快乐的在这个世界上活一场,至少上帝创造她来,是让她享尽父母的关怀,朋友的欢愉,享尽余后生活的曼妙。而不是作为我的救世主,被我死死的抱着往下沉沦,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她就是一个小女孩儿,她只为她自己而活着,不为任何人而存在。
沈明舟撕碎了所有的画,也撕碎了自己可笑的妄想,自私的独白。
他可以喜欢顾皎,但是在那之前他应该是一个有健全人格,健康身体,稳定情绪的人。他应该是明白爱与被爱的意义,他应该要明白,爱是给予,但是因为给予的付出而蛮横的索求关系是自私。
他可以去追求顾皎,用光明正大的手段,而不是用尽算计,权势,武力,哀求……
沈明舟决定要好好的治疗自己的病。他要成为一个健康人。
沈明舟开始接受心理医生的咨询,他把自己最阴暗,最痛苦的一面全部摆出来,他向她诉说,渴望着这样自己就会好的更快一点,他承受着那些语言带来的痛苦,只期盼着快快痊愈。
就这样过了两天,在沈铮离开的第二天晚上,沈明舟突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母亲在弹钢琴,他走过去扶住母亲的肩,母亲抬头,母亲的脸变成了顾皎。
沈明舟从噩梦中惊醒,满身满脸的冷汗。下意识的想是顾皎,顾皎出事了。他拿起手机打电话给赵功成:“沈铮!到底去了哪里?”。
赵功成支支吾吾的不答复,沈明舟飞快的穿起衣服,拿起车钥匙去了车库,他坐在车上,手握着方向盘,大口呼吸,如缺水的鱼:“赵叔,告诉我,是不是,沈铮是不是去了浣城?”。
赵功成还是不言语,沈明舟狠狠地拍了一下方向盘,喇叭发出刺耳的声音:“你他妈的是不是想让顾皎变成第二个我母亲,说话?”
赵功成终于开口了,沈铮果然去了浣城。沈明舟赤红着眼,手握方向盘,将油门踩到最大。他就知道,他就知道,如果沈铮知道顾皎的事,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撮合他们。
沈铮一定也会那么做吧,像囚禁他母亲一样,囚禁着顾皎。沈铮爱他爱到心肝疼,他一定不会顾及顾皎的人权,也不会顾及沈明舟的感受,他只会把沈明舟想要的结果硬塞到他的手里。反正不会管这个果实上沾了多少血与泪。
不要!插手我的事!他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了,他不想再重蹈覆辙。
&nbs
第四十三章 剖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