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九十四章 吕布不敢[2/2页]

三国开局我能撒豆成兵 大领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至于以后,再发生什么战斗了,那时候倒是可以考虑纳降,接受一部分俘虏。
      那都是后面的事了,刀已开锋,后面稍微歇息一二,也不影响什么了。
      在杀光之后,部队重新开始整队,回到原本的位置,继续待命。
      有战斗命令时战斗,战斗结束了就待命,这是规矩,不能因为你动了,就可以散乱下去了。
      吴池也重新移向高处,继续观察曹操给他的‘表演。
      就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除了地上多了一批尸体。
      另一边,曹操的千骑队经过一番厮杀后,在漏掉了部分溃匪后,也结束了战斗,获得了大胜!
      直到这时,曹操才注意到吴池的到来。
      他赶忙下令麾下队伍进行收尾,而自己则纵马快速小跑到吴池面前,向吴池行了一个军礼:“末将骑都尉曹操,见过司空!”
      吴池露出满意的笑容:“你刚才的战斗我都看见了,你做得很好!”
      曹操满脸满心的欢喜,为受到吴池夸奖而高兴:“都是司空栽培!”
      虽然吴池不喜欢听奉承话……但有些奉承话,却又是必须说得。
      不然的话,人家夸你,你总不能来一句:“没错,我就是做得很好!”
      那样太不要脸了。
      总是要谦虚一下的嘛,而且你还不能说“我做得不够好”、“我做得也就一般”这样的话,那不是否定了吴池的观点吗?
      所以,就应该转移,将功劳转移到吴池栽培上。
      吴池笑骂道:“你这家伙,别动不动就趁机恭维我!”
      虽然这么说,但吴池心里却也没在意。
      之后,双方合兵一处,重新扎下了营垒。
      二人进入军帐,自有兵士摆好了地图。
      吴池也不跟曹操多废话,问他:“对接下来的战斗,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之前曹操派人传讯,只能传递简单的消息,还是要像现在当面说,才能说清楚。
      曹操面对敌人的营垒头疼,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是坚持独自硬打,还是想向吴池要一些支援。支援的话,是需要吴池直接出兵,还是要人、要物?
      至于现在吴池不知会曹操,直接带兵前来,也不是说他非要直接用兵来帮他,只是过来看看而已。
      至于之后攻打敌人营垒时,吴池的兵上不上,还要另说。
      曹操通过这段时间与吴池的接触,也清楚这一点,见吴池问他,他便说了自己的想法:“操以为,欲破敌营垒,以兵攻为下、器攻为中、谋攻为上!”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明了,下策就是直接上士兵硬攻,中策是打造攻营器具,靠器具来辅助攻打。上策就是用计谋,把敌人骗出来。
      士兵硬攻,敌人有营垒加成,我方必定会产生一定的损失。
      而用攻营器具的话,损失固然会降低不少,甚至还可能无伤攻下。但,打制器具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对整体的战局不利。
      要知道,这场战争,时间是很宝贵的,对于官军来说尤为如此。
      不仅仅是后勤消耗的问题,还在于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问题。从古至今,只要战争一起,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了,人民的生命安危、财产损失,各方各面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最简单的例子,打仗了,你还能安心种地吗?你不种地,今年的吃食从哪来?
      时间拖得越长,对百姓越不利,而对于靠百姓赋税养活的朝廷,也同样不利。
      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而把敌人骗出来作战,则是完美的解决方案,敌人失去了营垒防护,我方又不需要太多准备时间,就可以轻松消灭掉敌人,进而进行下一场战斗,并最终结束战争。

第六百九十四章 吕布不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