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钟府的钟子昂顾不得马上休息,立马又将杨幺喊了过来。
“少爷”
杨幺看着满脸忧愁的钟子昂很是疑惑。
“杨幺,对于我们将来起兵这件事,你那还有什么看法吗?”
智者广开言路。
钟子昂在听说方腊起义之后,突然之间觉得,自己以前那种趁乱拉人的想法有些过于简单了。
自己真去那样做,说不准会变成第二个方腊。
适当去听取一些别人建议还是稳妥些,尤其是像杨幺这种准备多年,早有反心之人。
“在下认为天下不乱,我们不能主动起兵!否则,自取灭亡!”
杨幺不假思索直接开口道。
“这点倒和我想的一样,天下若是不乱,大宋朝廷那边就感觉不到压力,以前我就说过,如今这宋廷还是有百万禁军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钟子昂一脸严肃的样子,突然又莫名其妙笑了笑道。
“不过嘛!这天下倒也是马上就乱了。”
钟子昂对于天下混乱倒不是很担忧,只是稍加思考后再问杨幺。
“那你觉得先前那号称圣王的方腊起义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幺虽是对钟子昂莫名说的天下将乱一直不解,但还是思考片刻后沉声道。
“兵不精,将不勇!”
“方腊此人虽然想法十分美好,团结人心也是一把手,不然也拉不起那么大的一支队伍。”
“可这也成了他的短板,队伍大了也是不好,太散了,方腊一人独木难以支撑。”
“这也就是为何方腊被俘后,义军在很短的时间便被宋廷禁军平复了。”
钟子昂点了点头十分同意杨幺的看法。
“你说的这些个倒是没错,可目前来看,我们能召集到的只有一些生活不下去的普通百姓,这些人连战场都没上过,若是到时真的送上战场,还不知见血后会是什么场景。”
“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终究不是真正的士兵,只有经历过血的洗礼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士兵啊!”
钟子昂回想起自己在边关厮杀的场面,不由的有些困惑。
“可是少爷以前不是讲过吗?爆发!”
杨幺见钟子昂有些困惑,连忙站出来开口道。
“在下总结是百姓心中有火,这种怒火,在下想了想它是会传染的,只要少爷点燃了这把火,别说杀人了,就是揭竿而起也是分分钟的事!”
“对,你说的都对!”
钟子昂茅塞顿开
“点火,我点一把火就好了!”
来回踱着步,仔细的想着方法。
“只是这把火,从哪点呢?”
钟子昂看着窗外月色陷入沉思,杨幺静静站在一旁,他能做到也就只有这么多了,就这也只是从少爷对他回来说的话中领悟到的。
……
这几日就是吃饭的时候,钟子昂都在想起兵之事。
他要的起兵不是那种一堆农民起义,那种起义方法,打的太艰难了,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你们是反贼,都心有余悸,何况现如今已经有方腊起义“恶名”在外。
最好的方法是先攀上官府的名头,再趁金兵南下之际,点一把官府不作为的火反叛出来,如此不管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自己都是有大义在身。
谁让你皇帝见金兵就逃呢?你不仁在先,那就别怪我不义了。
这时自己也正好趁自己属于官府好进一步扩大势力。
只是他如何去攀上官府呢?他现在还是个“逃兵”啊!
就在钟子昂困惑的时候,泛春楼那边来消息了,说是方百花要在泛春楼上约见钟子昂。
……
&
第二十三章 泛春楼见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