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南倾国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过女人敢站出来说她想站在权力的最高点来控制整个朝堂整个江山社稷。
      似乎是女人一出生就被赋予了成为男人“贤内助”的职能。她们的战场更多的是后宅。对上要孝顺长辈,对下要抚育子女,丈夫喜欢新人了,那就要欢欢喜喜把新人迎入门。
      要是谁敢在这种分明的社会秩序中冒头,那必定是要遭到整个世道最无情最冷酷地打击。
      就像现在,顾盼才一开口,便立即遭到了场上那些深受正统儒家思想熏陶的官员的激烈反对。在晏淮起和蔺骁都活着的时候,顾盼敢冒头,这分明就是要踩着父权夫权及君权上位。
      即便她曾经为这个国家做了很多事情,但在男女身份面前,男人和女人的身份就足以抹杀掉她所有的功劳。
      这个国家里,乞丐可以当皇帝,商人可以当皇帝,就连奴隶哪天脱籍造\/\/反成功了也可以当皇帝。
      他们的成功到时还会被冠上“逆袭”的美名,教育更多的男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女人想当皇帝?门都别想!
      顾盼一直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把野心当众暴露后会面对怎样的压力。所以她很安静地听着场上那些在仕途生活中摸爬滚打过的官员对她的辱骂和羞辱,即便这过程中晏淮起和蔺骁不止一次的想要为她出头。
      百姓对顾盼有想要称帝的大胆想法也是议论纷纷。场上的形势一时间倒是演变成万千人对她的讨伐。
      最后还是蔺骁听着场上人对女儿的批判后窝火地吼道,“都闭嘴!我们现在是宣布结果,不是让你们教我们做事!一句话,先听我家盼盼怎么说!”
      喧闹的场上人声一顿,顾盼倒是从容大方地一笑,完全没有打击到,“在场的很多人可以算是我的长辈了,盼盼才疏学浅,若是有不愿意继续为百姓操劳得,可就地辞官。我会在半年后主持科举考试。
      另外,我读的圣贤书上都说英雄不问出处。那咱们就听这些圣贤书上说的,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什么限制,即便是农夫或者商人之子,只要身世清白,为人品性纯良都可以参加科考!
      科考后我会让人把所有参加科考学子的卷子封住姓名、籍贯,召集全国有名的一些大儒来评定学子的名次。”
      这话一出,场上一些未入仕的文人学子心思倒是活络起来。自古以来想要在科考上出头的人就数之不尽。可以说想要让一个国家稳定下来就需要完整有效的文武官制度。
      顾盼要称帝,首先需要拉拢人心。那些追随晏氏江山的官员腾出位置,就能有更多的文人学子通过科考改变人生。
      至于说顾盼是女人,她称帝是践踏全天下男人的尊严?呵呵,这不得先上车吗。
      你一个被家人辛辛苦苦供养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学子,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回报了家人后也可以再来批判唾骂甚至推翻顾盼这种女人啊。
      你现在还吃糠喝稀中,你帮着那些拥护晏氏江山、吃香喝辣的官员老爷们骂她,这些官老爷们也不会多看他们这些穷酸学子一眼啊。
      很多学子心里这样一想,对顾盼的抵触倒是没有刚才那么大。而场上的很多商人听说自己的儿孙也可以参加科考,改变家族的地位,心思也活络了些。
   

第187章 结局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