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余文斌拜师后。
伙食也好了起来,早饭别人吃稀粥混野菜,自己吃白饭,另有一碗肉汤。
虽然这肉汤味道不咋样,好歹也是有蛋白质补补身体。
看那些农耕百姓脸黄肌瘦,面有菜色,两颊凹陷,也不晓得多久没吃肉,饿成这副鬼模样。
日出而作。
早晨约莫六点,干活儿的农夫扛着锄头去稻田,矮山脚下的佣工,也出来视察。
一人至少耕作三亩地。
一亩地大概是两百方,宽三米,长六十余米,每年缴纳粮食1200斤,返工钱180文。
按比例算,大概1800块。
包吃包喝包住。
现代与古代一比较,还真是活成了社畜。
程子晋虽然是余文斌的教学老师,可农活儿,也必须得干。
毕竟账簿上清楚写着人数,你要不干,秋收拿不出粮食,那得拿钱垫付。
余文斌一个账房先生,月钱一石,共计120文。
即便全年不要工钱,也只能勉强补上窟窿,况且平日还得吃喝拉撤,看个大夫也得钱,缴人头税。
显然用工钱是完全不够。
下了农田。
程子晋撸起衣袖,正想干点活,两脚却陷泥巴里,稻田泥土吸力紧,差点拔不出来。
旁边箩筐的秧苗,今日不插完,准枯萎死掉,又浪费一大撮。
大顺皇朝粮食贵,特别是大米、小麦、菰米、糯米、黄米等,一旦饥荒价格飙升十倍也不意外。
秧苗精贵,道听途说,县老爷曾颁布意旨,不得糟蹋田地庄稼,轻则打个十大板,重则有牢狱之灾。
田头的俩耕夫,十分不爽的用锄头翻土,脸上带着怨气。
没办法。
余文斌特地关照老师,让他们来帮干农活,而且还是没给工钱,免费干活,他们没怨气,那才叫假。
程子晋踩着水田泥土,走了几步,觉得为啥田里不养鱼。
这样一来吃掉田里的害虫,保证庄稼生长,二来省了鱼食,还有额外收入。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光靠几亩水田稻谷,猴年马月挣得十两白银,必须好好利用人力才好。
想到这儿。
见前边两耕夫满脸怨气。
程子晋慢悠悠的走了过去,打招呼道:“二位老兄,怎么称呼。”
两名耕夫憋气,又不敢怒骂程子晋,显然对他勾结账房先生,为难自己等人十分恼火,只能以无声反抗。
见此。
程子晋了然于心,默认道:“我知道你们有怒气,这样吧,我也不占你们便宜,你们帮我管理水田,一年九十六文钱,怎么样?”
“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
为了让两耕夫相信。
程子晋从口袋掏出,十几枚铜板,抛了抛。
“怎么样,反正鲁老爷,一年才给你们六十枚铜板一亩,我这一年可是有九十六钱,你们要不愿,我可以找其他人。”
“这位小哥儿,且慢,且慢。
有话好好说。”
戴着草帽遮阳的o型胡男子,伸手叫住程子晋。
“小哥儿,你说要雇人替你管稻田,可你哪儿来的钱,那账房先生,可是你亲戚?”
“这个你甭管,你就一句干,还是不干,不干,我大可找别人。”
“干干干。”
草帽耕夫生怕丢了好活儿,急忙应承下来,又怕程子晋给不起钱,约定每月一结。
程子晋有心把生意做大,随后又叫来耕夫的一家老幼,共五人,管理五亩田地。
第5章 大福利!送媳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