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旋律……”
听到这道旋律,隐藏在学生队伍里面的李福生猛然瞪大了双眼。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醉心于研究华夏风的音乐。
所以他在听到这前奏的瞬间就可以确定,这首歌绝对是一首水准超高的华夏风歌曲。
果然。
这时王泽跟着钢琴的伴奏开始了演唱:
“信札拆封谁为难,不过寥寥数行。”
“娟秀字迹温柔,却感伤。”
“你将心事,上了淡妆。”
“该说的话,却被仔细收藏。”
……
王泽没有用话筒和声卡等这些调音设备,但此时人们却感觉他的声音比在任何录音棚里录的还要清澈。
他只不过寥寥几句,就把人们带入了时空的另一端。
大家似乎看到了一位青衫书生,因为寻求上进不得不远离家乡,远离自己的红颜知己。
他只能通过信件对自己的红颜表达思念之情,结果却在回信中看出红颜似乎有心事在口难开。
于是书生盯着书信陷入了淡淡的忧愁。
这种淡淡的忧愁就好像一场秋雨,虽然不激烈,却在人内心最深处溅起涟漪。
这种感觉,只要是在感情上有挫折的人都能够get的到。
王泽的歌声还在继续:
“暮色望垂杨,拱桥粼粼月光。”
“忆往事,我走笔也阑珊。”
“红颜如霜,凝结了过往。”
“芦苇花开岁已寒,若霜又降路遥漫长。”
“墙外是谁在吟唱,凤求凰。”
……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老师在之前没少跟他们讲过,好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给人一种画面感。
但他们之前大多不是真的懂。
直到现在,听到王泽的演唱,人们才终于明白什么叫画面感。
“暮色望垂杨,拱桥粼粼月光。”
仅仅一句歌词,就把人们拉入了那个青砖黛瓦的古韵世界。
人们似乎看到那书生借着月光眺望杨柳。
曾几何时,还有红颜佳人在旁边跟他一起欣赏这幅美景。
但是现在,一切都成了过往云烟。
芦苇花开花落,信笺遥遥无期。
只有墙外年轻人唱《凤求凰》的声音传来,更添几分唏嘘和伤感。
听到这里,已经有不少同学流下了眼泪。
歌声继续:
“梨园台上,西皮二黄。”
“却少了你,无人问暖。”
“谁在彼岸,天涯一方。”
短短三句话,二十四个字,却把押韵给诠释的淋漓尽致。
在所有人崇拜的目光中,王泽唱到了副歌:
“一句甚安勿念,你说落笔太难。”
“窗外古?幽兰,琴声平添孤单。”
“我墨走了几行,泪潸然落了款。”
“思念徒留纸上,一整片被晕染。”
“一句甚安勿念,你说落笔太难。”
“何故远走潇湘,你却语多委婉。”
“走过萧瑟秋凉,等来芒草催黄。”
“而我遥望轻轻叹。”
……
第114章 红颜如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