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说出来了之后,周皇后却脸色难看了起来。
“这着实是有些危险了啊!慈?R一旦在川中出了什么事,这得什么人能担待得起?”
“慈?R这些时日一直在为朕分忧,这宁远才刚刚好了一阵子,他就要入川,此行的确是有些风险,但若是做好了保密,一旦能顺利见到秦良玉,多半能把她争取过来,只要咱们朝廷表明了自己的诚意,张献忠被咱们拿下就是指日可待,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的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其中的首功之人,自然也就是慈?R了!”
朱由检说的这么多,其实自然是想要劝一劝周皇后,他的内心深处其实已经开始赞同孙传庭的观点了,就算是有些风险,但是朱慈?R要是把这件事做成了,那就是天大的功劳了。
“慈?R就算是不做这些,难道以后大明的皇帝不是他吗?他为何偏偏要如此,现在他既然在宁远已经跟满清打出了优势,何不就让他在宁远呆着?他不是说了吗,等到半年之后,甚至可以反攻锦州,陛下不是常说,要是能把锦州夺回来,满清十年之内再不能图谋山海关了,就让慈?R专心的做这件事吧!”
“从慈?R第一次到汝州去的时候,岂不是比今日他要做的事还要危险?你我二人之前不是也担心慈?R的安危吗?但是慈?R哪一次都没让咱们失望,这一次,咱们还是应该给他机会的!”
在朱慈?R的问题上,朱由检终于想,明白了,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从汝州之战开始,大明的局势的确是在逆转,在变好,而这其中几乎全部都是朱慈?R的功劳,他不知道朱慈?R为何能变得如此厉害,但是听信朱慈?R的话就能让大明变好,已经成了朱由检心里头的一个念想。
这一次要是能联合秦良玉把张献忠的问题解决了,大明就算是彻底恢复过来元气了,朱由检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在没有更多人马能提供给秦良玉的情况之下,的确是只有朱慈?R亲自去才最能表达大明的诚意,并且朱慈?R现在在大明的土地和朝堂上都是风头正盛,他去,自然能让秦良玉对大明重燃信心。
只要秦良玉能在川中对大明朝廷起到一个里应外合的作用,张献忠就不足为虑。
周皇后一听朱由检的话,就知道对于此事他多半已经是主意已定了,她知道朱慈?R要是不去,大明的情况依旧艰难的话,日后朱慈?R可能会面临的境地将会更为艰难,所以强行劝阻,实在是行不通的。
“既然陛下和慈?R都算是主意已定了,不如就让慈?R回来住上几天再去吧!这端本宫,自从他搬进来之后也没住上几天,这一次从北京城回来,让他好好住上几天,等到川中的事解决了,也再让他在北京城停留些时日,他想再去宁远,也罢这两个月的苦寒躲过去再说!”
朱由检见周皇后这算是同意了,也是微微点了点头,之后无奈的说道:“朕虽然是大明的皇帝,但却也是慈?R的父亲,朕自然也不愿意让慈?R去冒险,但此时不冒险的话,朕的江山都不知道能不能交给他了,朕这些年并非不努力,但在大明历代先祖之中,朕的能耐,实在是差了些,这一次大明若是能在慈?R的努力之下重获新生,朕想来,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把慈?R送到那个本该属于他的位置上去吧!”
周皇后吃惊的看着朱由检,她当然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朱由检能这么想,却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陛下先不必如此,慈?R不过才十六岁罢了,他担不起那么重的担子,再说,陛下这些年兢兢业业,并非是能力不及,而是之前大明的亏空,实在是太大了!”
第167章 艰难的决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