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九节 丝路(1)[2/2页]

宋耻 狂人阿Q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所过之处,不是强大,就是混乱。都无法立足,或者立足成本太高,利益预期不足,风险太大。
      可如果大石能在两河流域立足,控制巴格达的话,就很值得打通印度洋航道了。波斯人在衰弱,以前控制印度洋的波斯水上力量已经收缩,宋人商船目前取代了波斯商船,成为这一带的运输服务商。
      李慢侯不想只为别人服务,他更希望宋人直接参与印度洋地区的转口贸易,他需要在这一带打通商道,建立起一条完整的贸易基地线。
      要打通这条线,他至少要在印度南部取得一个基地,最好还要在犀那王朝控制的孟加拉地区建立一个基地,抢也好,租也罢,有这样一座基地,只要将这里的棉布专售到巴格达,就足以盈利。
      过了印度,在波斯南部建立一座基地,就可以直达巴格达了。通过巴格达,可以往北输送商品到欧洲。欧洲此时经济极为落后,但却有银矿,而且还能转口非洲的黄金。
      只要打通巴格达,印度洋航线,就值得投入,因为这将会成为一条黄金之路!
      可是大石是怎么想的,李慢侯却不知道。突然派他的太子从海路来到大宋,说要回上京临潢府守祖陵,李慢侯信他个鬼。
      回到山东第一件事,就是关心一下今年的第一批使团,这已经是惯例了,即便李慢侯不在,使团也照常出发。东藩府有一套制度,这是李慢侯敢去扬州,并且长期驻留的信心所在。跟林永那种藩镇集团不同,李慢侯建立的藩镇体系,更像是一个小朝廷,不一样的是,他的小朝廷没有科举,不用文官,而是军政一体,利出一孔,精英都被逼入军队中先锻炼,然后才有机会当官。等到明年,就有第一批熬过十年的文官将会出仕了。
      今明两年,李慢侯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彻底打通丝绸之路,另一个就是军官入仕。
      扩宽丝路这件事,今年就要跟大石沟通清楚,大石不能帮他打通丝路,想回到临潢府,那是不可能的。让他儿子去守陵,也就只能去守陵,别人想都别想。
      李慢侯绝不相信,耶律大石把萧塔不烟的宝贝儿子送回来,是为了守陵的。他要真是这种人,当年就不会跑到西域去。
      事实上大石比李慢侯更急,正月刚过,草原上的冰雪都没有融化,大石的人就来到了山东,送来了耶律大石打算返回可敦城的消息。
      “大石要东征!他带多少兵马?”
      这是一件大石。
      如今大石东征,手里能拿出十万骑兵。但他不可能拿出这么多人,不仅仅是他不会放弃西域,更因为带着十万人他根本走不远。
      “大概一万精骑!”
      使者回答。
      李慢侯点点头,这就很合理了。
      “带一万大军东征?他想打谁?”
      一万人估计大石谁都打不过。
      可敦城一直在他手里,一方面是克烈人不愿意攻城,另一方面,是草原民族始终没有弄清楚大石的底细,包括克烈人在内,乃蛮部也名义上归附大石,可实际上根本不听他的,真听他的草原十八部,都跟着他去西域了。
      乃蛮部是三万户的大部,克烈部至少有五万户,动起手来,大石能打得过谁?
      “我主想回祖地祭天!”
      恐怕也只能祭天了,那这就不是东征,充其量是一种宣示存在的行动。
      “大石想怎么去临潢府?不会就来通知我一声,然后就去了吧!”
      使者笑道:“当然不会。我主特派外臣来沟通,还望燕王开恩,将我两京归还大辽。”
      李慢侯道:“当初说不要的是你们,想在有想要了,没这么便宜吧?”
      使者道:“当然不会让燕王为难。我主自有厚礼相赠!”
      “厚礼?多厚的礼?”
      “一百万金币!”
      “嚯!大石从哪发的财?”
      虽然西域那些商业城邦提供的金币不少,可大石的军费也大,他应该不可能一次拿出一百万金币。
      使者笑道:“我主去了一趟印度……”

第二百九十九节 丝路(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