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村民开始也搞不太明白,可最终还是有一些懂文化的人站出来了,他们和石振国一起走进这凉亭里,跟郭小海一起展开谈判。
其中有一个戴着眼镜却满头白发,教书先生模样的老年人,对着郭小海说:“你的这个提议,可以是可以,但我们需要附加两个条件,第一个,界线由我们来定,第二个,由于你们先占用过这山地,让我们不能耕,你们得赔偿损失,至少得赔个十万块钱。”
郭小海和周炳根一听,心里懵了。想着这个老年人也太懂得谈判,这附加的条件似乎合理,但却是他们不能接受得来的。如此一来,双方根本不可能谈成,毕竟这十万块钱,究竟该由谁掏出来,估计黄莲村里的村民是怎么也不肯付的,而村委会里的黄承万,更不会使用股份社的经费,来补贴这么一个坑,从而获得这谈判的筹码。
最终郭小海想没多想,即时强硬地回答说:“不可以!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如果你们硬是要加这样的条件,那咱们这次就算是谈砸了。”
石振国在旁边听着,他并不懂这附加条件里的细节,可现在看着郭小海似乎发飚了,立刻也跟着强硬的对怼着说:“那咱们谈砸就谈砸吧,本来我们也不是很想谈下去的,这有什么好谈,反正两个村都闹成这样了,能谈吗?以后咱们就最好河水不犯井水,不然的话,三天两头就来一次械斗。”
郭小海听到石振国这样的话,不禁怒了,他对着石振国忿然斥责:“你觉得这是好事吗?你很乐意看着两条村的村民为了这种小事,而大动干戈。你觉得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幸福生活?他们极可能因为这样的动武,而受到身体以及心理上的伤害,甚至有可能闹出人命来,你知不知道,这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多大的创伤?”
石振国一下子被郭小海训得灰头土脸,他不得不以笑遮羞,觉得没有颜面继续坐在这凉亭里面,扭着头,不敢跟郭小海对视。
而这个时候,郭小海对着那个老年人说:“这附加条件,我们唯一能接受的两点就是,第一,界线由双方商议妥当后,共同划线。第二,你们之前所谓的损失,在我村在该山地得到合理的收益以后,再逐年给予一定的补偿,直到你们的损失完全被补完为止。”
老年人听后,装作为难的模样,不肯吱声,既没有表示接受,也没有表示反对,似乎打算就这样一直耗着,从而让郭小海在这条件上再作出让步。
郭小海看得出这老年人存在着什么心理,他知道,要想打赢这么一场心理战,必须要抓住时机,不作出任何的让步,并且要以退为进。
最终他突然站起来,然后匆匆地转身要走,一边转身一边只是说:“既然大家谈不拢了,那我们也不想谈,省下这补偿,以后大家都不用再使用这山头了,让这山头成为一道光秃秃的风景吧,反正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旅游资源。”
那个戴眼镜的老年人和石振国即时懵了,他们看着郭小海真不愿再谈下去,不禁有些紧张。
第350章 屈人之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