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沈大山喝了两碗热热的汤,身上的寒气全被驱散。
莺莺才迫不及待问道“小姑父,可还顺利?”
“顺利顺利,王匠人说董掌柜是他恩人。接了信儿就把手头的活计扔给徒弟,研究这紫砂盆。”沈大山精神奕奕,丝毫不见疲惫,毕竟他是跑习惯的。
“白少爷画得画也格外生动,还有谷家的印记,王匠人看得直叫好。只咱的盆大,他窑里料不多,备了两天料才开始试着做。”他喝了口汤“王匠人的手艺不差,连做胚到烧窑,竟没出一个岔子。这一窑也就烧了5只盆,我拿回来给你看看,要是看着行就可以和他大量订货。”
莺莺听得激动“盆呢?我看看。”
沈大山正准备起身,被谷大成按住“你说在哪,我去取,你再歇歇。”
等从牛车上将五只盆取下,谷家众人目瞪口呆。
“真好看。”老钱氏还没见过如此花盆。
盆体细腻,色泽光亮,上边的农家景色更是刻画得栩栩如生,六边盆的另一侧靠下位置一个谷字若隐若现,竟和之前食盒上的一模一样。
“婶子,你不知道。王匠人烧得紫砂盆专供州、郡贵人府上,要不是董掌柜,我们至少等三、五个月才能拿到,而且还不一定出自他本人之手。”
莺莺细细看了个遍,仰头问道“这一只多少钱?”
“王匠人说了,20只以下每只8两,20只以上每只7两。”
老钱氏咂舌“乖乖,那食盒已经够贵了,这泥烧的盆还更贵?莺姐儿,你可掂量着,别最后咱家改卖盆了。”
莺莺假装生气“奶,您就不能说点好。”
盆的事不急,番柿子他们还留了两颗,连苗木果子带土搬到了屋里。
莺莺想着过了年,上元节前给送到吴府,算是感谢吴家。当然,也要看看他们口风,这合作到底有没有可能。现下的五只盆足以。
老钱氏给未来女婿备了厚厚的礼,让他带回去给亲家。
青青也红着脸塞给他自己做得棉袖套和棉袜子,娇羞地叮嘱他外边行走注意防冻。
整个道南郡往年最冷时也只用穿了夹袄,今年破天荒地棉袄已经上身了。
沈大山憨憨地应着。
今年的谷家又添人口,家有余钱,这年过得异常热闹。
白面馒头蒸了一锅,鸡鸭鱼肉样样不少。三叔还特意带着狗蛋儿进山猎了狍子肉,给各家送点尝尝鲜。
远在郡府的董掌柜假公济私,用德仁堂运送药材的车给他们捎来郡府独有的四色果子并七壶好酒。
“七壶?有我一份,那我就不客气了。”
“哎哎……”
“咕咚咕咚。”
大柱几个阻挡不及,眼见她一口下去,呛得直咳。
“咳咳,好辣好辣。”莺莺汗都下来了。
白祈递过来一条手帕并一碗水“让你瞎喝。”
等莺莺缓过来,大柱拿出纸包着的鼓包“这是之前说好的,你在炮制坊的份子钱。”
 
第46章 再迈一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