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7章 大赦天下[2/2页]

奇观误国秦二世 龙猫啃竹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手段多了些,只要不挑战胡亥的底线,先凑合着用用。
      胡亥象征性的安慰了几句,随后话锋一转道:“冯公,如今骊山皇陵已经完工,按照大秦传统,朕决定大赦天下。不知冯公有何明见?”
      冯去疾愣了一下,这事儿你找李斯商量去啊!问我干嘛?
      好吧,李斯现在还留在骊山。
      那也完全可以跟王绾、周青臣商量啊。
      大赦天下,说白了就是皇帝高兴,释放一批罪犯。
      当然,造反的神经病肯定不在此类。
      这也不是多么过分的事儿,冯去疾想也不想,答道:“臣无异议!”
      胡亥深深看了冯去疾一眼,道:“朕指的大赦天下,并不只是释放天下刑徒。”
      “那是…”
      “免税!”
      胡亥背着手,笑了笑,“说的再准确点,是废除不科学的税收政策。”
      大秦的赋税制度,主要为田租、口赋、杂税三种。
      田租,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土地征收田税。
      自秦简公七年,秦国就开始征收田租,一直延续到大一统之后。
      秦朝以前,田税是按照黔首所拥有土地亩数收租的。简单的说,张三有一百亩地,按照着一百亩地的份额,百分比收税。
      秦朝建立后,田税按照人头收取。
      什么意思呢?朝廷不管你拥有多少实际土地,照着国家规定的每人应有土地亩数收税。
      张三只有三十亩地,按照秦律《田律》中的规定,每人受田之数应为百亩。所以张三在给朝廷交田税时,基数直接按照一百亩来算。
      虽然张三只种了三十亩的地,却要交一百亩的税。
      这种收税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
      家里地多的地主,为了维护土地,只能雇佣更多的佃户。人头数多了,交的田税也就多了。
      田税比起口赋,赋税要轻得多。显然是对大地主的有利税收政策。
      张三是大地主,雇10个人种一万亩的地,平均1人种1000亩,压榨佃户。比起自耕农一户种一百亩地,交的田税要少得多。
      可那些土地不多的家庭呢?
      比如一户七口之家,家里只有二百亩的地。
      却要足足交七百亩的税!
      说是说“什一之税”,交10%的田税。对家里地少的穷人来说,要交纳粮食的比例,就远远不止百分之十了。
      这种税收政策,无疑是对贫农们的残酷剥削。
      征收田租主要是收取实物。一般以两种粮食为主:谷栗、刍藁(饲草禾杆,给马吃的)。
      当然,主要还是以谷栗为主。因为地域气候原因,某些地方种不出谷栗,就以刍藁代替。
      胡亥来大秦也有几个月了,对大秦的赋税方式也是有所了解。
      他之所以问冯去疾,不是向他请教改不改收税方式。
      这么不科学的方式,改是肯定要改的。
      关键是怎么改。
      这年头,有地的都是大爷。
      特别是大秦的大地主,多是军功赫赫的大将。
      大改收税的方式,百分百会得罪死这批地主。
      不用什么刘季项羽造反,胡亥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第97章 大赦天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