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十二月一日
应天府(今南京)太子府中传来了一阵婴儿有力的哭声。
“皇爷,皇后娘娘,太子爷,太子妃生了,是个男孩\"一个稳婆出来报喜。
“妹子,标儿,你们听到了吗,咱朱元璋也有孙子了,标儿你也有儿子了,妹子,咱两抱上大孙子了,哈哈哈哈。”身穿明黄色龙袍的男人开心的大笑着。
这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后世人对他的评价是得国之正,无出其右。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他的左边是他的原配夫人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马氏马秀英(野史上),右边是太子朱标。
“咱的大孙就叫雄英吧,妹子,标儿,你们看朕给起的这个名字怎么样。”
“这个名字我觉得挺好的,标儿你觉得的呢?”
“父皇,母后都觉得好,那肯定是好的。”
“那就这么定了,咱的大孙就叫雄英了。走,妹子咱去看看咱的大孙。”
此时我们的主角刚刚被人用剪刀剪掉了脐带,用热水擦拭干净,用最软的布包裹起来,送到了马氏的怀里。
“瞧着小模样,和标儿小时候一模一样,重八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那肯定。”朱元璋有点心虚,标儿出生的时候,他正在率军攻打集庆(今南京),得报后,他还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当时马氏是在太平商人陈迪家生的标儿,当他看到标儿的时候,那小脸蛋光滑的,身上奶香奶香的,眼前的小家伙皱巴巴的。
“娘,雄英怎么这么丑啊,和我哪像了。”朱标在一旁一脸委屈。
“丑什么丑,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这样,你刚出生的时候和雄英一模一样。”马氏开口呵斥道。
“哇哇...”马氏怀里的主角嚎啕大哭,拯救了他那被训斥的老父亲。
朱标怀着感激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儿子。
“都是你们,这么大声音说话,吓到我孙子了,你们父子俩都出去。”
朱元璋和朱标相视苦笑,摇摇头,听话的出了房门。
“雄英乖,饿了吧,奶奶这就给你找吃的,来人把奶娘都叫进来。”
出了房门后的父子俩听到这都顿感无奈,以后这皇宫要热闹喽。
“来人”朱元璋一声低喝。
“参见陛下,太子殿下。”来人正是仪鸾司指挥史毛骧,正三品大臣。
“找来的奶娘身份都查探清楚了没有?”
“回禀陛下,皆是身份清白之人,并无问题。”毛骧恭敬的回答道。
“嗯,很好,太子妃身边的人手加一倍。保护好咱的大孙,明白了吗?”
“明白了,陛下。”
“下去吧。”
“标儿,走,咱该回去干活喽。”说话间父子两人就走出了太子府。
朱元璋父子两并不知道,从今天起,明朝的历史就要从此改变。因为他们身后的太子府中,马氏马皇后的怀中的那个刚刚出生的小生命,他有着后世的记忆。
朱英感觉自己的头好疼,他记得他跳水救了一个人,勉强把人送上去,耗尽了体力,因为水流太湍急了,然后他就眼前一黑,啥也不知道了。
朱英生于21世纪,孤儿一枚,国家抚养长大,毕业于京大,理工男一枚,毕业后参军,抗洪救灾然后就来到了明朝。
至于朱英是如何确定自己来到明朝的,朱元璋的嗓门比较大,妹子,标儿,雄英等等名词汇在一起,自然就让他确定了自己所处的年代。
明朝啊,还是老朱当政,再想想老朱手下的那些名臣悍将,自己的爹朱标,自己是嫡长子,朱英越想越开心。
等等嫡长子,朱雄英,让我想想,不会是那个八岁就死了的虞怀王吧?
让我想想,我记得当时我还百度过。
对了,想起来了,朱雄英,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根据《皇明祖训》,“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但他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只活了八岁,尚未得到册封。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葬于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后世因而称为“虞怀王”。(有的说是6月12日)
朱雄英没了三个月之后马氏马皇后也去世了,历史上记载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的时候得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的良医诊治。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病情加重时,朱元璋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
朱雄英努力的睁开双眼,看着眼前这个43岁的女人,自己如今身体的奶奶,她正一脸怜爱的看着自己。
野史记载,马皇后的去世和朱雄英的死亡是有很大关系的,朱雄英得的是天花一类的疫病,当时朱雄英的生母已经去世,马氏亲自照顾,因此也染上了疫病,然后祖孙两个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接连去世。
后世人皆说,朱雄英和马氏的接连去世导致了之后朱元璋的残暴,大肆杀虐功臣,尤其是在蓝玉一案上。蓝玉一案直接将武将集团中最能打的一部分人杀了个干净,这也是后来靖难之役中朱允?烧桨艿脑?蛑?弧
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这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这是历史所载的原因,但是实际上的原因不仅仅如此。
明史上记载蓝玉谋反的原因:
1.蓝玉当时身为总兵,掌天下之兵权,有造反之实力;
2.当时太祖已身患重病,《逆臣录》中好些人的供词均提到太祖“病缠身”,太子刚去世不久,太孙允?赡昙蜕行。?庑┒嘉?队衲狈刺峁┝丝凸鄣奶跫?
3.蓝玉手下有一批能征惯战之士,“征南征北”的,许多府军诸卫的头目积极参与蓝玉谋反的活动;
4.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他被太祖所杀,使蓝玉也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这大概是促成蓝玉谋反的最有利的证据。
首先是朱标的死亡,他的死亡让朱元璋确定了皇位的继承人必须是朱标的孩子,自己的孙子,而不是其他的儿子。
当时朱标的儿子有两个可以接替皇位,一个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吕氏生的朱允?桑?桓鍪浅J仙?闹煸?祝?桓龃?砦某技?牛?桓鍪俏淙思?拧
但是朱允?撞晃?鬯?玻?赡苁切愿裎侍猓??共蛔∥淙思?拧
因此武人集团的希望没了,如果以蓝玉为首的武人集团不死,那么在朱元璋死后,蓝玉集团极有可能扶持朱允?准涛唬
第1章 洪武七年 武帝降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