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三章 创汇牛[1/2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 志鸟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一。
      中牧总公司,举行了盛大的捐赠仪式。
      仪式上,陈强陈副总,亲自将硕大的假支票,递交给了杨锐。
      杨锐的脸上,挂起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两手一上一下,接过了假支票,并摆出了姿势。
      在旁边,海淀区政府的领导也是笑出了一枝花。
      虽然五十万拿不到自己手里,但这也算是政绩不是?
      全市的实验室是不少,能自力更生的有几个?区级实验室,一年能有50万经费的又有几个?
      被人上赶着送钱的快乐,很快传染到了区领导们,一个个笑的异常真诚。
      可惜,手持照相机的记者们,却是不能理解真诚的可贵。
      他们抢时间似的拍下了一卷胶卷,安慰性质的问了陈强几个问题,就将精力全部投注到了杨锐身上,至于海淀区的领导,就只有区里自己的报纸关注了。
      “杨锐主任,您怎么评价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技术实力。”
      “杨锐先生,您认为,刚刚成立的实验室,有能力承担如此重大的科研任务吗?”
      “杨主任,这50万,您准备怎么用?”
      “杨锐先生,现在国内还有很多地方的贫困人口,一些边远乡村的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将这50万元用于科研,是不是太浪费了?”
      最后的问题,直接让杨锐汗毛都竖起来了。
      竟然还有人把科研和温饱对立起来?
      不搞科研,有钱就吃,真以为老天爷会发馅饼给你?
      没有高产作物,没有速生牲畜,没有农药化肥和机械化的农作物加工设备,真以为960万公里的土地,能养活10亿人口?明朝人可以用农家肥种稻子,不用化肥纯天然,运气好的话,每家溺死一两个女婴,就能养活三个儿子了,但那时候的中国人口是多少?
      可惜,激烈的言辞,并不适合眼下的场合,更不适合说给记者听。
      “这位记者。”杨锐点了对方的名,然后站在主席台上,居高临下的道:“你的意思是,与其将50万元用于科研,不如用于扶贫,是吗?”
      “我是想问您的意见。”记者不上套,反而有些得意的看着杨锐。
      “我的意见?”杨锐拖延了一下。
      “是的,您不觉得,将50万元交给一个刚刚建立的实验室,有些草率了吗?这笔钱,如果用于其他地方,您觉得,是否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走近了两步,昂首看着杨锐。
      杨锐目视对方,脸上渐渐的又有了笑容,道:“比如说,解决温饱问题?”
      记者认真的道:“温饱问题是其中之一,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50万元,应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吧。”
      此时,其他记者也将注意力转移了过来,还有摄像机,悄然亮起了红光。
      杨锐做出沉思的表情。
      有敏感的记者,立即拿起照相机,咔咔的拍了起来。
      年轻的杨锐,站在一群中老年干部中间,永远是最显眼的一个,朝气蓬勃又实力强大,很容易令人心态失衡。
      杨锐的笑容很特别,温暖又略带距离,给人不近不远的感觉。
      不会太亲切,又不会拒人千里之外。
      这是他做了多年补习老师,练出来的。
      做补习学校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越来越刁钻的小孩子,还有越来越刁钻的家长,笑能解决的问题,指不定比说话还多。
      比起周围一遭或严肃或威严或猥琐的官员来说,杨锐要怎么上相,就怎么上相。
      梅局长却是有些担心杨锐说错话,急忙走过来,站在边上,冥思苦想。
      在这个思想大爆炸的年代,敢说话是媒体的标签,也是一项麻烦。
      尤其是对官员来说,说错话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政治问题。
      杨锐却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单纯的不爽的看了看记者,道:“我觉得,解决温饱问题,有两个最重要的前提。”
     &n

第一千零三章 创汇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