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功夫,就见大哥闯进了屋子,焦急地说道:“爹啊,总旗大人说,皇爷下了旨意,不许咱们百姓杀猪吃肉!”
“瞎说啥?”胡冬九瞪着眼睛,不可思议地问道:“不许咱老百姓杀猪吃肉?”
胡随垂头丧气的点点头,一屁股坐在炕沿边上。要知道胡家,如今就剩下这两头值钱的黑猪,老爹一直念叨把猪卖了,好给大哥胡随买房媳妇回来呢!
胡冬九慌忙问道:“老婆子,咋回事啊?皇爷不是在江南吗?咋可能下旨呢?”
俞三春苦着脸答道:“总旗大人说,才接到皇爷在江南发过来的旨意。说皇爷是属猪的,皇族姓朱与猪谐音。杀猪吃肉对皇爷不吉利!还说百姓养猪会传染啥病,不让养猪吃肉是为咱们好!”
胡冬九嘟囔说道:“这咋可能?咋会连猪都不让吃了呢?”
俞三春答道:“是真的老头子,总旗大人家养的十几头猪,都被大人下令宰杀丢掉了,连小猪崽子都被活埋了。总旗大人还说,要执行皇爷的旨意,十天内清理完,咱们军户家养的猪呢!”
胡冬九听了老婆子的话,感觉脑袋一阵眩晕,差点没一头栽倒在地。皇爷啊!你这是不让咱们老百姓有活路啊!
大哥胡随愤恨的咒骂道:“皇爷就是无道昏君!”胡冬九慌忙大喝训斥道:“闭嘴,大逆不道的混小子,胆敢编排皇爷,你是不想活了吗?再敢胡言乱语,老子打断你的腿!”
胡随这才醒悟过来,吓得不敢出声。
胡冬九叹口粗气,说道:“累了一天了,老婆子你们先吃饭吧!”老爹沮丧地离开房间,只留下落魄孤寂的身影。
俞三春领着两个儿子,胡乱地吃了几口,匆匆收拾饭桌。胡蹇坐在土炕上,趁着老爹没在暖和暖和。唉!自己的凉被窝简直冻死个人!
家里的气氛有些压抑!
我靠!因为皇帝属猪,皇族姓朱,就不许老百姓杀猪吃肉?传闻咱们这位皇爷,是史上的奇葩皇帝,最是荒诞无稽。这行事还真他妈的够荒唐的啊!
明史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家羊代之……养猪之家,易卖宰杀,固系寻常。但当舟本命,既而又姓,虽然字异,实乃音同,况兼食之随生疮疾。宜当禁革,如若故违,本犯并连当房家小发遣极边卫,永远充军。
什么意思呢?大明正德十四年冬十二月,皇帝南巡来到仪真(今江苏仪征)。在仪真县举行“丁祀”祭孔时,规定不供奉猪头,只供奉羊头。同时这位本就擅于胡闹的皇帝,别出心裁地下达禁止民间养猪杀猪的诏令。
皇帝的意思很明朗,我姓朱又属猪,字不同但音同,杀猪杀猪,你是要杀我吗。倘若谁触犯了条例,那对不起,我就把你和你们全家老少,发配到边穷地区,永远也别想回来。
其实大家不要感觉很荒诞,唐朝的皇帝姓李,就不允许老百姓吃锦鲤鱼。明朝皇帝姓朱,因此明代避讳,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个“猪”字。因为猪和朱谐音,养猪杀猪劁猪吃猪都要避讳,幸好汉字丰富,猪可以用“彘”、“豕”等字代替。
《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八记载:丁未……内设配享功臣位……实以黍、稷、稻、粱;羊、豕体各一。这里所说的豕就是猪,说明明代初期祭祀时,猪还是主要的祭品。
行文可以了,老百姓用了几千年的大白话就难改了,难改也得改,要不然掉脑袋。好在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智慧,不让叫猪,明朝的老百姓则美其名曰“万里哼”,杀猪就说杀万里哼。
明代还是允许老百姓吃猪肉的,只是讲养猪杀猪劁猪吃猪的话,在公开场合时要忌讳的。
明朝武宗朱厚照禁猪令的荒唐法规,一时间举国猪贵。老百姓不敢养猪了,直隶、山东等地的百姓被迫宰杀所养的猪,连刚刚出生的小猪都要埋掉。
这一禁令,几乎使全国的猪断种。次年清明节时,要用猪来祭祀,一时竟无法找到。在内阁大臣杨廷和的反对劝谏下,禁猪令宣布流产。倘若一直坚持下去,今天的国宝就不是熊猫了。
作者有话说:
明武宗的禁猪令,看似荒唐,实是警告!我个人理解:是在警告以杨廷和为首的大明文官集团。因为正德十四年,皇帝应该是敏锐发觉宁王意图谋逆,朝廷大臣心照不宣默契无视,朱厚照提出南巡,想要解决宁王隐患,同时盯上文官集团的根据地—江南地区。群臣拼命阻挠皇帝南巡,皇帝和大臣爆发激烈冲突,一次廷仗146名官员,当场杖毙11人。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呈白热化,彻底决裂!宁王见皇帝警觉关注,权衡利弊形势后,仓促起兵谋反!皇帝亲征江南,王守仁募兵平叛后,传言得到宁王行贿的账本,两京的官员惶恐不安,皇权和相权已经不可调节!明武宗的禁猪令颁布,杀猪杀猪,你是要杀我吗?浓重的警告意味啊!最终皇帝朱厚照诡异死亡。
第2章 皇帝禁吃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