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七爷手捋长须,呵呵笑道:“胡小哥客气了,贵人可不敢当!老汉我只是个贩盐的,一身的咸味儿!今日冒昧登门,只想一睹小哥的风采!”
胡蹇急忙客套说:“七爷您是前辈,晋商的巨擘,在您这尊大佛前,小子的一点萤火之光,岂敢造次!”
阎七爷急忙谦虚道:“晋商的巨擘,可是羞臊死老汉了!”
胡蹇说道:“太原阎氏,三晋名家第一族,左汾右湖无二家。就是我这个子牙河畔的穷小子,都知道阎氏的显赫声名,晋商的巨擘,七爷您当之无愧!”
阎七爷有些懵逼了,咱们阎家也就行商数代,有些银子罢了,说是富甲一方还算勉强,这三晋名家第一族,左汾右湖无二家的赞誉,咱阎家那里当得起啊!
靠!卖嘴弄过头了,要知道太原阎氏,正德年间还只是家土财主。还没有达到三晋名家的档次呢。
历史记载,阎家明清两朝,出了六名进士,官宦世家承载明清两朝史,书香门第荣授皇恩一帝师,西寨阎氏历代英贤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都为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小哥的美誉,太过了!太过了!”阎七爷一张老脸,笑的好似菊花,心中打定主意,回去就建议族兄,让家里那群小王八蛋,专心用功苦读,非得考出几个举人进士。三晋名家第一族,多牛逼哄哄的称呼!
胡蹇这一顿吹捧,让阎七爷心花怒放,越发看这穷小子顺眼。这时候老娘把沏好的茶水,三人谈天说地的胡吹了一番。
胡蹇领着陆三有打开几箱古月松香皂,陆三有查验后,高兴地夸赞称好!阎七爷的心中也是赞叹不已。对胡蹇好感更上一层楼,尤其是对古月的商标,也是心有感触。
回去就建议族兄,召集咱们山西的商旅,也得好好研究一下,咱山西行商天下的名号。
陆三有喊来随从开始计数,便叫那帮船工开始往船上搬运货物。陆三有取出一份盖着官印的票据,笑着说道:“胡小哥,这是税课司的税票,哥哥已经替你交了市税,我也取得通关路引,对你对我都少些麻烦!”
胡蹇颇为好奇地接过大明朝的税票,大明的税票分左右两联,加盖税课司局的官印,官府留左联存档,交税人收右联执凭。票据头印有交税票,内容注明:
今据陕西米脂行商陆三有,出本银拾两,购天津卫胡蹇产古月松香皂数伍佰。已依例收税银壹两。
右付本人收执,准此。
正德拾肆年冬拾贰月贰拾柒日。
税课司(押)赚典吴承。
胡蹇读懂税票的字义,一百两的商贸交易,竟然缩水九成。本银十两,交税一两。
我靠!胡蹇瞪圆了眼睛,还有这种神操作!
胡蹇愣住当场,急忙向胡三有请教,大明的商税政策。胡三有就把大明朝的商税政策,向他简单解释讲述。
《明史》载“关税之征,宋元颇烦,明初务简约”明太祖定市税(营业税)三十税一,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税①。
明代商品的交易,商品运到销售地,商人必须将货物存入塌房和官店,缴纳市税后方可交易。
洪武初年,以商货至京师,太祖乃命于水滨筑屋,名“塌房”,以贮商货。洪武二十四年,始按商税征收。货主须纳税钱三十分之一,免牙钱(中介交易费)三十分之一,房钱(人工存储费)三十分之一。
明迁都北京后,永乐帝于通州设塌房税照例征课。通州58个牙行,交税银4400两。
明初对工商的抑制,采取的是皇权加税收的手段。
景泰二年(1451),商人开始要向塌房等交“牙钱”。商品要交纳市税、牙钱钞、塌房钞。三税并收后,商税从三十税一,上升至十分取一。
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商市从门摊向市肆发展,起开征门肆门摊税,市税三十税一,宣德四年(1429年),增收门摊税五倍。
全国各府的商税征收衙门通称税课司,州县称税课局,隶属户部。同时市镇及道路交通的关津、桥梁、渡口处,设立衙门或派员驻扎征税。行商书填商船物货,送税课司征税,查勘税票路引后方可放行。
胡蹇弄清楚大明的商税政策,比如胡蹇生产肥皂,需要把肥皂送进官店或塌房,交易成功去课税司交纳10%税费。陆三有凭税票,由课税司出具完税路引,才能通过关隘检查,把货运回陕西。
胡三有回到陕西凭完税路引,把货存入西安的官店或塌房,寻找商家进行交易,上交10%税钱。商肆的店铺(零售商)销售,上缴门摊税按六取一。
按照正常交税流程,这五千块香皂的交易,需缴税费:
胡蹇交易金额100两,缴税10两。
胡三有回陕西后,以25文价格销售125两,缴税12.5两。
商肆的店铺以四十文价格销售400两,缴
第13章 晋商的到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