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致当头,李县令不由的问道,“下官冒昧的问一句,惠国夫人当初能得诰命之身,听闻最初便是因为制盐之法?”
听到李县令的询问,冷七月也陷入了回忆,那个时候苏询因为细盐下狱,她和苏年一道在随安县外的破庙之中,遇到了太后娘娘!
“非是制盐之法,只是因为制细盐之法罢了!”
一字之差,便是相差万里,意思便是大不相同了!
制细盐,和制盐是不同的意思了!
听到冷七月的回答,李县令眼中难掩失落,半晌,他借着酒劲又壮着胆子说道,许是和冷七月说,又或是自言自语,“新庆太穷了,不光穷,盐农却是最穷的,虽然靠着盐海,有制盐之便,但是那制盐之法既耗人力又耗物力,出盐量又太低,品质也差,讲难听点,就连盐农他们自己,也吃不好自己酿制的盐……”
冷七月和崔修一听,纷纷不再说话,只是耐心的听李县令继续说下去!
新庆之穷,百姓之苦,他们亦是深有体会!
大鹿村已经够穷够苦了,可是新庆更苦,不光是百姓苦,光是百姓之子更苦!
那些孩子不但吃不饱饭,还晒得老黑,个子细小太矮!
如果说,大鹿穷,但是他们没有粮食,还可以往深山的找吃的!
可是新庆,只有靠海!
就算新庆有山,也只有矮小的山地罢了,并没有多少动物在内!
冷七月陷入了一阵沉默,这新庆的地方,虽然倒是有不少的水果,但许是比较原始的品种,并没有经过后世的改良,多数的树要么只开花,不结果,要么结了果也是酸涩无比!
比如香蕉吧,就只是空有其表而已!
一想到后世那么多的水果,冷七月就想吃了!
这里的气候,倒是适合那些水果生长!
可是,要怎么光明正大的将那些果树调包?
这倒是个难题,毕竟这里不是她的后院,而是整个县!
“盐农辛辛苦苦一年,能果腹已经是很好的了,大部分人家还要下海采珠,来维持生计。惠国夫人,您不知道,您当他们愿意吃那些变质的死物吗?他们不仅不懂晒晾保存,更不懂怎么制吃食,能吃饱他们就满足了!还有啊,那些盐农,因为接触海盐,身体上还多多少少有些毛病……”
李县令继续说着,冷七月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是了,这些盐农制盐出盐量低,连他们自己吃盐都有问题,又哪里有富余的盐来腌渍海鲜保存呢!
但是,如果想要将海货卖得远,增加收入,首先盐的问题,便是头等要解决的大事儿!
“李大人,不若你给我介绍介绍,你们是如何制盐的?”
见冷七月来了兴趣,李县令的眼中突然闪现出了异样的光芒,他收拾好了情绪,不急不缓的慢慢向冷七月介绍盐农的制盐方式!
在李县令的介绍中,冷七月慢慢明白了怪不得出盐量低下的原因!
原来,这个时代的盐农仍然采用最古老的制盐之法,就是称作‘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的方法!
整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盐农挖一个浅坑,上铺些稻草,将整个浅坑铺满,然后把头一日晒的盐土放在坑中,再不断的淋海水在其上!
坑旁边再修一个小小池子,等到稻草底下的卤水慢慢的流进去,然后让池子满了等那池卤水沉淀一段时间。
再舀出上层澄清水,将下层的卤水盛入桶中!
又将那卤水拿到专门煎盐的大锅处,倒卤水进入,然后再燃柴煎制。
待锅中的水干去,锅底那一层黄白的结晶便是海盐了。
&n
第180章 提出晒盐之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