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墓砖。”突然脑子一激灵,《六十四卦天经》中有关墓葬的一段映入我的脑中。
      我压抑不住内心的冲动,对身后的众人喊道,“各位,我应该是挖到墓砖了,陈老板,姬一你们过来看下是不是墓砖?”
      由于暗通空间狭窄,陈老板听见我叫他,便让刀子平趴在地面:“刀子,趴下去,让我看一看…”。
      他把头伸过来,用狼眼手电向洞里照了照,才看了不到一分钟,就直截了当的说:“不用看了,我敢肯定,这青砖就是墓砖。”
      “我收了那么多古玩意儿,各类朝代的墓砖也经手不少,宋代墓砖长宽一尺,厚约一个食指,重约十斤。”
      “而明代的墓砖和清代的差不多,只是有些规格的大小不同,大部分都是长约一尺半,宽约六寸,厚约四寸。”
      “最明显做工最精细的要数唐代,这与唐代繁荣的国力有关,特别是各种陵墓气势恢宏,墓室及其构造复杂,陪葬品繁华奢侈。”
      “而且往往甬道两边还充满各种宫中人物壁画,而唐代的墓砖也是最有特色的,不但有雕刻人物花鸟,而且四周还刻有花纹。”
      “简直是一件艺术品,长约一尺,宽约半尺,厚度在两寸左右,和我们建房的土砖差不多。”
      按照陈老板所说的,我沿着砖缝量了一下,确实和他说的一样,长约一尺,宽约半尺,厚度暂时看不到。
      应该就是唐墓砖的规格了,既然如此,这条暗道在墓砖的上方,那下面就应该是陵墓了。
      用刀背敲了敲,“发出铛铛……”空心清脆的声音。
      如果砖下面是充实的,则会发出咚咚…的沉闷声,反之下面是空心的,则会发出铛铛…的清脆刺耳声。
      我听到这里也迷糊了不少,看着这雕刻精美的青砖。
      有点疑惑就块砖而已,干嘛这么雕刻的精美绝伦奢华无比,不过想想也不怪。
      仅仅唐朝就有两个盛世,开元盛世和贞观盛世,用一句万国朝拜来形容也不为过,疆域南到越南。
      北至库页岛、西大嘉峪关、东到东海,西北少数民族和很多部落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要不是之后的安史之乱,唐王朝也不会那么快的衰落。
      而唐代皇墓往往依山为陵而建,同时也是机关最复杂,陪葬品最丰富的墓之一,上到水银封墓,铁水浇棺,流沙封门。
      各类机关暗道数不胜数,往往能决定墓主人地位最明显的就是天井和过洞,数量的多少决定着墓主人在唐代的地位。
      我兴奋的转过头对众人掩口笑,向下指了指这青砖,“各位有路了,下面有墓,要不要撬开地砖直接进去。”
      才刚说完,人堆里就传来姬一的声音,”不可取,千万不要撬,有些唐代墓非常复杂,不能由外而内破。”
      “而且唐墓砖太薄了,往往是三四层横竖叠起来的,撬开这一层,下面还有几层,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常常夹杂着水银,流沙,毒气等机关。”
      “如果恶意撬开,使受力不均匀,会触动机关,则整个墓砖都会倒塌,机关触发,把我们困在里面,后果不堪设想。”
      听完姬一所说的,陈老板也赞同的说:“对对对,龙小姐说的对,特别是唐墓机关,相当复杂,而水银,流沙机关非常多。”
      “在唐墓已经是很普遍的机关了,本身就很难被发现,但往往里面的陪葬品也很豪华,很值得墓主人下血本,如果强行撬开这墓砖,十有八九会触动机关,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狼子上下看了一眼暗道,对我说:“这不还没走到头吗?既然挖这暗道的人能挖这么长的暗道,就说明没有被陪葬而死。”
      “因为古代陪葬都是集中在主墓室给工匠喝下毒药,或集中砍头,那人肯定是从提前勘察好没有机关的位置,挖出这暗道出来了。”
      “我猜大概是墓室某一角中挖出来的,肯定直通主墓室,还是继续向下爬看一下,实在不行,再撬也不迟。”
      “嗯…”我听了也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正准备继续爬,但有一个问题也疑惑着我。
      便又问姬一说:“我也是临阵磨枪,没有下过墓实践过,不懂这些,我有个问题,那既然这唐墓坚不可破。”
      “那温韬是怎么明目张胆,毫不避讳的盗取唐代皇帝关中十八陵?莫非他真有通天的本事?。”
      姬一冷冷的笑道说:“呵呵…说起温韬,孙殿英跟他比起来,简直没有可比性,但要说盗墓最没手段,但也最高效的就数这个

第40章 墓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