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恨,好恨,她那优秀的儿子,尊贵的东宫太子,下一代的帝王,就这么死在了这场宫变中。
她不甘心,她太不甘心了,她要谢家所有人都陪葬。
“嬷嬷,帮我,只有你可以帮我了。”她不想让谢家人活着到崖州。
诸葛恒接到宫中旨意的时候,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等明天送谢家流放后,他这个做知府的,总算是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个好觉了。
自发生刺客夜闯京都大牢杀人,又知晓这杀人案跟三皇子有关后,他是吃不好,睡不上,头发是一把一把地往下掉,日子过得是如履薄冰,生怕哪天他头顶的乌纱帽就被摘了。
现在好了,皇上对三皇子的处置有了,对谢家的处置也有了。
他这个做知府的只要按照皇上的旨意去办就行,真是一身轻松了。
诸葛恒这个做知府的是安心了,谢家那边得知明日流放崖州,却是一个个满面愁容,心里忐忑极了。
怎么会是崖州呢?
崖州,孤悬海外,是边陲蛮荒的天涯海角,是贬黜罪臣的永久流放之地。
历来流放崖州的罪臣,从来没有一个是能够回京的。
原本谢伯之以为凭着他跟澜衣的功劳,皇上会考虑考虑,就算迁怒也会将他们区分开来,最多流放丰州就是了。
但是,他显然是高估了皇上,谢伯之想到他为国立下赫赫功勋,临老竟然会是这样的下场,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而谢澜衣对于流放崖州并不意外,因为事涉齐王周承泰,他心里早就明白会是这样的结果。
唯有唐青萝没心没肺,她听到流放崖州没什么特别的情绪。
对她来说,小命还在,只是流放不算最坏的结果。。
再说了,崖州也没什么不好的。
她可是研究过地图志的,宅门里生活无聊,看看话本,看看游记什么的,了解了解各地民俗风景,也算是添加一些生活乐趣。
所以,她很清楚崖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崖州盛产山药(又称薯蓣),芙蓉(又称荷花),水稻还有花卉。
有诗云:明日买山添薯蓣,早春荷锸剪芙蓉。
想一想那个画面,山上种着山药,池塘里荷花飘香,田野里满是水稻,一派桃源风光不美吗?
再说了,崖州还盛产槟榔。
槟榔味甘而带辣,别有风味不说,它还能有胭脂的功效。
姑娘家在咀嚼时,脸上就跟染了胭脂似的,红艳艳的,美得自然。
有古人在一首诗里写道:“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
想想这个画面,她都不觉得流放崖州是在受苦了。
第10章 有旨意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