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尽管儿子没有说下去,但周然知道儿子怕被人嫌弃,看着儿子不安忐忑的模样他心里微微酸涩,拉开儿子的手,帮他抚平揉的褶皱的衣角。
周然温声道,“家里没人会说你白吃饭,冬天就是给农民休息的,你不知道我刚来那会儿…”
周然把刚来北岭村的那段时间江家对他的照顾说给周建国。
听着听着周建国彷徨的眼眸逐渐有了变化,“大伯和大娘也很高兴,老说爸爸这次遇到好人家了,上次您去接我拿那么多东西回家,这段时间妈妈还时常让您寄些东西给大伯大娘。”
翠花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不仅对家里人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因为周然她也很惦记远在西市山村的大伯子一家。
因为自家过的宽裕,翠花时常接济他们,要么是给大伯子的娃娃们做衣裳,要么就是寄些票证。
“我听你翠花妈妈说秋收后就要开学,你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去上学,你在西市念了小学,该上中学了。”
说到念书周建国眼里泛起神采,随即又蔫儿了。
“中学的学费比小学高很多吧,会不会给人家添麻烦,要不然还是让小梅和小俊上学吧。”
“建国你记着一个道理,只有你真心实意的把人家当家人,人家才会把你当家人,一家人不说麻烦,只互相解决麻烦。”
江小梅听了这话,对周然肃然起敬,说的太对了。
很无奈不是她想偷听,实在是这俩父子太不爱说话了,除了必要的回答,其他时间都是锯嘴葫芦。
俩人又是如出一辙的老实人,自己想了解他们只能采取这种不光明的方式了。
这年代家家户户都穷,供不起孩子念书的比比皆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基本都要参加劳动挣工分,就盼着家里能多分一份口粮。
所以他们这个地方,都是秋收结束后上学的。
“爹娘,马上就开学了,让几个娃也去上学吧。”吃午饭时周然主动开口。
“嗯,我和你爹也正商量呢,小杰才五岁小了点儿先等两年,小梅,小俊,小虎很是时候了。”
听江奶奶把大家点了个遍,并没提到自己,周建国恨不得把头埋进饭碗里,假装自己不存在。
重组家庭的孩子,或者不受重视自卑的孩子大概都有过这种卑微忐忑的感受。
“建国你在西市上过学吗?”
江奶奶忽然和蔼的向周建国问道,周建国心猛地一跳,“奶,我,我小学毕业了。”
“果然是文化人家,十二岁就小学毕业了,我家小梅十一岁了还没读一年级。”
江奶奶摸了摸周建国的脑袋,满眼赞许。
“奶,南山村又没有学校,上学得走两个多小时,您舍不得,才在家教我认字的,也不能怪我呀。”
江小梅不依了,抱着江奶奶的胳膊撒娇。
“小猴子,好好好,是我舍不得,咱北邻村离学校近,明天就报名了,你们统统上学去。”
“我不去,我不上学。”江小虎咚的一声,把碗重重搁在桌上,碗里的汤水撒了一半儿。
第七十九章 开学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