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百零一 琐事[1/2页]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五不是苛责谁,而是要防微杜渐。
      高风亮节的臣子,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欲,重要的是如何控制和拿捏。
      但作为上位者,如果不能拿出勤俭持家的态度,和以身作则的姿态。
      下面的人,会更加的变本加厉。
      这个还在创业阶段的大汉,也早晚变味儿。变得和蒙元一样,不知民间疾苦,千里为官之为财,变得吸民脂民膏。
      而朱五之所以会在朝会上说那些话,是在传递一个信息。至于臣子们听进去多少,就在于他们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心怀天下。
      跟着朱五的人,也都是为了功名利禄的私心。说白了,如果朱五的大汉现在完蛋,又有几人会跟随?
      一个上位者,要在给予臣子他们想要的东西,同时也要变得尖酸刻薄,让臣子们知道,执掌他们的上位者,讨厌什么,喜欢什么。
      有勤政爱民的皇帝,才会有心怀天下的大臣。
      就好像朱五以前的连长长说,有什么样的军官,就有什么样的兵。
      朝会散去是小会,李善长,刘伯温,汪广洋,杨宪等人,跟着朱五去了书房,开始小朝会。
      “坐!”朱五在坐在主位上,吩咐道,“给他们上茶!”
      王府没有宦官也没有女官,端茶倒水的活都是朱五的亲兵。
      几个臣子附身道谢,同时抱着厚厚的文书,放在朱五面前案上。
      户部统计的秋粮征收,安置屯田的列表,礼部科举之后士子的分配,吏部的官员任命,打湖北和江西的花费等等。
      “我不在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朱五随手翻了下,关于军费的奏折,顿时苦了脸,“这么多?”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这几场仗下来的支出,成千上万的数字看得朱五眼皮直跳。
      “主公心疼钱粮?”李善长笑道,“主公大可放心,打仗花的虽多,可是国库依然充盈。再说大军拿下了江西,湖北的核心之地.......”
      “那个,老李,有个事你还不知道吧!”朱五放下手里的文书册子,笑道,“我在江西下令,今年至明年秋天,一粒粮不收!”
      顿时,李善长的脸色有些不好看。朱五说这话,等于江西一年不收赋税,这可是个大窟窿。
      刘伯温却道,“主公心怀苍生,乃人德之主,势必千古传诵!”
      要么说人家是知识分子呢,说话就是受用。
      朱五笑着点头,“江西虽然百姓不纳粮,但大胜之威之下,清查天亩人口,短短的日子挺有成效。”说着,看看后面,“杨宪!”
      “臣在!”杨宪道。
      “大仓的事如何了?”
      “回主公,南京淮安的大仓已经储备完毕,存储的都是今年秋收的新粮,南京有粮食五十万担,淮安是八十二万担!”
      “做得好,给你记一功!”朱五笑道,“正好九江,襄樊的大仓还没建立,你去一趟江西!”
      这么说,就等于是下旨,杨宪已经站了起来。
      “江西一地土地兼并胜过江浙,除吏部派去的官员之外,那边做事的都是些降官。”朱五喝口茶,“虽说初有成效,但是我怕虎头蛇尾。你为钦差,督促江西人口,田地普查。抄没的粮草,罚的粮草,正好充实九江大仓!”
      “臣,领命!”
      杨宪脑子反应极快,汉王说百姓不纳粮,没说地主豪绅不纳粮。这次去江西,怎么也得扒他们一身皮。
      “还有土地!”朱五继续说道,“除了分给百姓的土地外,剩下的登记造册,在江西推行屯田军卫。”
      “臣,遵旨!”杨宪道,‘主公,臣有一事!”
      “但说无妨!”
      “今年之内,既然大汉

一百零一 琐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