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401章 这态度明显变了[2/2页]

1979大国飞跃 大鹏矜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稳定的。而如今大家都还很穷,有一台收音机甚至还是某些国人的梦想,所以不可能消耗太多的芯片。
      但如果各种生产设备增加了数控,这个价格增幅也就可以接受了。
      此时,一群人正围在一起,看着周夏严灵活地将一台机械手装配起来。
      因为周夏严的介入,所以华夏也开始鼓励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毕竟对于重复性和高精密的工作,机器人比人更有优势。
      1972年,一篇名叫《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报告被交给了华夏科学院,机器人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了华夏官方决策参考之中。
      不过报告并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反而遭受了不少人的质疑。
      而且更麻烦的是,针对高新技术,西方发达国家对华夏进行封锁,所以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速度要远落后世界。
      在1979年,借着南海海底大油田的发现,自动化研究所提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第一个攻坚目标,华夏深海探测机器人。
      按照前世的历史,这个机器人会在1985年12月研发成功。它可以深潜199米,能灵活自如地抓取海底指定目标。
      我国共生产了6台水下机器人,3台出口,3台自用,为海底探测提供了有效保障。
      而这个时空,因为周夏严的介入,华夏的工业机器人比原来得到了国家更多的重视。
      周夏严已经对工业母机进行了好几次改装,下面要做的就是提升各种生产线的自动化,当然核心就是机器人了。
      与深海机器人相比,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才是机器人能否发展的关键。量变可以产生质变,哪怕我们的机器人起步较晚,基础没有那么牢靠,但只要应用足够多,也可以产生真正强大的世界级企业。
      而周夏严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帮助这个研究所制作一台精密工业机器人的样机。
      一年前他与盛京自动化所合作拍摄《你好、?州》,里面就有工业机器人。只不过那些机器手臂大多是样子货,无法进行真正的工业化生产。
      如今周夏严不但从霓虹、迈瑞肯、德罗宁的北爱工厂和中东获得了大量技术,而且还获得了强大的超级工具和能源网,就可以正是向高精度机器人迈进了。
      而这些机器人,则会成为盛京工业系统未来的拳头产品,然后服务于汽车、航空以及其他工业领域。
      周夏严是要将这一段时间获取的先进产品国产化,没有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人,靠锤子敲可没戏。
      很快,这台新式的机器人手臂就被组装好了。
      看它的样子比后世的机械手臂差了一些,毕竟此时的科技水平以及材料都达不到那么高。但即便这样,也算是国际先进了。
      等机器手臂装配好,周夏严就让技术人员开始测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开了个头,剩下的自然就是普通的技术人员接收并发展。否则都靠他自己,不但累死他不说,华夏的工业也不会有多少发展。
      不能发挥华夏的智力优势,那才是昏头呢。
      正在这时,李振强来到了周夏严的身边,看着正在测试的机械手臂笑着说:“这次他们做的真不错。对了,我听说迈瑞肯人忽然对推动合资很感兴趣了。你感觉如何?”

第0401章 这态度明显变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