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作为工业上的明珠,代表了一国最高的工业水平。
涡扇8仿制的是迈瑞肯的普惠JT3D7发动机。该型号于1958年试车,1959年在一架B45龙卷风轰炸机试验机上首次飞行。从1959年至1985年,普惠公司共生产8000余台JT3D发动机,大部分在军用飞机上使用,算是60年代非常优秀的一款发动机。
华夏在1970年启动了大推力涡轮发动机项目。
针对当时研制力量不足,基础材料匮乏的情况,项目组制订了由易到难、由小到大、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从全国各地抽调了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研制工作。
为了攻克难关,项目组坚持以国产为主,进口为辅的材料使用原则,开展全国大协作。涡扇8发动机由1270多项目部件组成,在发动机研制中开发了12项新材料,攻克了钛合金焊接、等离子喷涂、真空钎焊等数十项新工艺。
1974年年底,首台涡扇8发动机总装完成年7月1日,首台发动机上台试车一次成功。到年底,首台发动机经过鉴定,运转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至此,华夏终于有了自己的大推力涡轮发动机,创造了一个工业上的奇迹。
但也要明白,因为工业基础相差太多,所以涡扇8还存在不少问题,毕竟属于逆向的仿品,没有精确的图纸,肯定做不到原版的要求。所以后来随着运十飞机的下马,这款发动机也就停止了研发。
不过对周夏严来说,这都不重要。因为他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可是扫描了好几台普惠公司的发动机,其中就有原版的JT3D。加上跑去英吉利罗罗公司搞到的发动机方案。可以说,对这个型号发动机的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随着周夏严的意识,一张巨大,肉眼不可见的能量网突兀地出现在了发动机上空,紧接着就将发动机笼罩了进去。
对人类来说复杂精巧的发动机,在外星科技的面前如同儿童积木一般简单。很快一个个异常精巧的零件就自动与发动机本体分离,然后飘浮在半空中。不过一分钟的时间,周夏严就将发动机大卸八块,成了一堆碎的不能再碎的零件。
拆解发动机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改造。
当然这个改造并不是瞎改,而是针对涡扇8的初步升级,也就是让其达到普惠JT3D7发动机的升级版本水平。
这不是周夏严不是一次到位,而是有自己的考量。
涡扇8项目从1970年立项到如今已经过去了11年,不但生产出了3轮12台发动机,而且形成了3000余人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队伍,走完了发动机研制工作的全过程。
这绝对是一笔超乎想象的国家财富。
是,周夏严可以拿出远超涡扇8水平的大推力发动机,就如同他生产出重型战斗机的发动机一样。可问题是这样一来,原本的发动机研发队伍怎么办?
科技不是空中楼阁,哪怕仿制,那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像某些历史里面突然出现的科技成果,哪怕名头再大,吹嘘得再厉害,那也肯定是假的,是编造出来的。
&
第0477章 提供造血能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