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的军队安排好后已经过了半个月了,接下来就是教育了,正好距离上次考试时间也差不多一个月了,可以安排进行下一场考试了,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
新修建的学校里,一间教室里正在进行二年级期末考试,王德正在和几十个同学一起,努力的做着眼前的试卷。
今年已经十八岁的王德家里有三个孩子,他是老大,因为家里穷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家里的种田的收入根本不够一家人吃饭的,就想着出去做点什么事情,赚点钱好结婚,正好看到靠海村的工厂招人,就过来应聘了。
让他失望的是工厂最初招的员工都是和靠海村沾亲带故的,他一个外人肯定是没有希望的,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没多久靠海村就开了一个学堂,说读过书的人保证安排工作。
想着反正读书不收钱,还管一顿午饭,哪怕最后没有进厂,也能为家里省点粮食,不亏,所以就过来报名了,虽然年龄比较大了,好在没有超过招学生的最低要求,所以很顺利的进入学校学习。
一进学校他就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学的东西很简单,只要张老师讲一遍,他都能记下来,一些不懂的稍微思考一下也就懂了,各种知识的快速掌握,这让他在学校很受张老师的欣赏。
也让他从一个心理卑微的穷小子慢慢的有了一点自信,也从知识上找到自己活着的希望,而不像以前一样随波逐流,这让他学习起来更是刻苦。
认真的把试卷检查了一遍后他就提前交卷了,试卷上的东西都是平时学的东西,对他来说,试卷题目简单的不行,只有扩展题才算是有点东西,要动一下脑子。
而他很有信心能拿下这次考试的第一名,只要学习成绩好,相信很快就能进入工厂做工,那样就能赚很多钱,不仅自己能很容易结婚,还能解决家里的贫困潦倒。
其实上次工厂招工差点就去做工了,只是被张老师劝住了,说很快会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兼职老师职位,教低年级的学生上课,到时候会有比工厂更好的工钱,有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亲自劝解,肯定是答应下来了。
走出教室,正好看到张老师,自己的未来东家,正在走廊上对一个个教室的巡逻,虽然安排了人监考,张云还是不放心。
“张老师好。”王德率先给老师打招呼道。
“这不是我们的天才王德吗?你怎么没有考试?肯定又是提前交卷了是不是?”张云看到王德很是开心的打趣道。
作为自己未来的人才培养基地,是自己未来的基本盘,虽然因为现实原因,只能来上半天课,不过还是对学校很上心的,上课时也不仅仅只是教课程上的东西,顺带的也会说一些汉人至高无上的思想和所受的屈辱之类的内容进去,告诉他们落后就要挨打以及一些英雄事迹,慢慢的去影响他们,让他们成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对于一些天才,张云也是花了更多的心思来培养,王德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
“是的,老师,我提前交卷了,题目不是很难,我有信心拿个好的名次。”
“好样的,只要这次考试成绩好的,马上就给你们安排工作,只是工作的时候注意自己的学习也不要落下,毕竟成绩才是第一位。”
“谢谢老师安排,我肯定不会放下学习的,你今天过来监考的吗?”
“不是,我就是过来看看,好安排后续的教学工作,他们还要多久才能考完?”
“还有大概一刻钟吧!”
“行,既然这样,我就不看了,先去忙了。”说着就转身离开。
“老师慢走。”
马上就要开始三年级的学习了,初步是打算小学五年,中学三年,大学三年,大学相当于现代的高中,现在大学的课程安排到研究生来读,至于在往上就只能靠自学了。
这个过程估计会用很久的时间,因为往上张云自己也不会,研究生都只能自学,顶多只能教教理工科和基础的金融课,因为他就是本科毕业,学习成绩也就那样,其他的专业更是一点也不懂,所以无法教学。
考虑这个还太早,先把三年级的教材搞出来,相比于一二年级,三年级增加了一门道德课作为副课,这个年级一般的人已经认识不少字了,可以自学一点东西。
整个小学就这三门课了,课程安排这么少也是想快速的培养出人才,反正主要就是复制现代科技,不要多先进的,只要能搞懂七八十年代的科技水平就够了。
不需要考虑研发之类,只要能看懂机器设备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就行了,能让设备顺利的运行起来,坏了能修好,要求一点都不高。
这个时代不需要学习英语,三大主课变成两个,学习内容减少了,压力可是一点没有减少,学习时间这么紧张,年龄小的也就算了,年龄大的跟不上学习只能去工厂,在学习只能靠夜校。
一旦去了夜校再想提升自己难度就很大了,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学习,身体未必受得了,加上夜校的老师肯定没有学校的老师教的好。<
第13章 教育安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