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知府听他报的这个数,手一哆嗦,惊讶的转头问他
      “你说什么?多少斤?”
      赵师爷激动得道:
      “回大人,一亩产量在六百八十斤左右,整整比咱们平时的产量翻了一倍呀!”
      孙知府手一抖,手里的麦穗就掉到了地上。
      他反应过来一拍手大喜道:
      “好好好,来来快,给我将一亩的稻子装上,我这就要送进京城给圣上亲自过目。
      这可是咱们大周朝的大喜事!”
      他说着看向对面的赵云舒道:
      “赵村长,你们这稻子是怎么种出来的?可有记录下来啊!”
      赵云说心道:我就是记录下来给你了,你们也种不出同样产量的稻子。
      方法固然重要,还有就是稻种才是最关键的。
      你当袁爷爷那般呕心沥血的研究,是轻易就能让你们给研究出来的吗?
      “这个,孙知府稍安勿躁。
      咱们第一年才种这稻子,也不知道能产量这么高。
      要说方法的确是与平常的不同,还有就是这稻种应该才是关键。
      这稻种里掺杂着我师父之前留下来的稻种,我想和那稻种也有些原因。
      不如这样,这些稻子咱们全部留种,等到明年再看,到底还能不能依旧大丰收。”
      她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孙知府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将这个好事呈报给皇帝了。
      毕竟这可是头功。
      万一有人在他前面将这件事报给皇上,那他再提,可就没什么意义了。
      “不急不急,赵村长,这样,这个事是真实发生的。
      我这就是亲自带着粮食进京,将这个好消息并给圣上知晓。
      等到明年咱们再用这些粮种,和你们用稻子方法。
      分别在三个村子尝试种植,如果全部都丰收的话,那就说明是你的方法好。
      如果只有粮种丰收的话,那就说明是粮种的问题。
      但是不管哪一种,您这功劳可是跑不了的。”
      听孙知府都用上了敬称,赵云舒笑着点头道:
      “我的功劳,也是孙知府你的功劳,咱们同喜同喜。”
      孙知府高兴的哈哈一笑道:
      “行,那我就不在这里耽搁了,直接带着粮食进京去。”
      他说着看向那脱粒的筒子道:
      “这个脱粒的筒子我也带走一个,再给我带上两捆稻子,我去给皇上演示个新奇去。
      嘿!这样一来工部那些人可有事情做了。
      看来你不仅是个神医,还当真是个木匠呀!”
      赵云舒无就很无奈
      “你们说我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其实我觉得,我可能是个厨子,毕竟我做的饭也挺好吃的。”
      孙知府听她这么说,哈哈大笑的道:
      “行了行了,我可得趁着这两天天气不错,现在就赶路。
      这样我明天就能到京城,还不晓得明天能不能见到皇上,明天见不到,估计后天肯定能见到。”
      赵云舒见他急着走,立刻让人给他装脱粒桶和稻子,还有一亩地所产出的稻子。
      送走了这位孙知府,冯祖族老在一旁搓着手,看着孙知府他们一行人远去的背影道:
      “不知道这件事报上去之后,皇上会不会再给咱们减免一年的赋税?哈哈哈哈。”
      赵族老也笑

第130章 请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