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一路颠簸,到时岂不害了太上皇,也会让皇上难受。”
“长孙大人言之有理!”房玄龄想了想,违心地说句,“臣知皇上一向体贴太上皇,自然是不想让太上皇遭受旅途颠簸,不请太上皇前往也是情理之事。”
“正因太上皇身体不好,更应前往九成宫避暑,以此疗养病体,让身子骨尽快好起来。”魏征不以为然地说道,“况且路途不算太远,太上皇当能承受。”
“皇上乃一国之君,当以孝道昭示天下。”王?郑重其事地说道,“今皇上前往九成宫避暑,而太上皇却留在酷热之处,天下人知晓,该作何感想呢!”
“若真如此,天下人必非议皇上。”魏征肯定地说道,“身为国君,自当以大孝昭示天下,以孚众望。再者,圣人云大德孝为先,若不孝,何言德也!”
“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李世民心里不满,嘴上却说道,“朕素来倡导孝义,岂能行孝道。然太上皇有疾,朕确实不敢劳太上皇动身哪!”
“所谓孝道,当以父母身体为念,使其长命百岁。”长孙无忌驳斥道,“今明知太上皇身体欠安,不适出行,却强谏皇上,莫非要陷皇上于不孝!”
“你……”魏征见长孙无忌责备自己,不禁变了脸色,直言道,“长孙大人,你才是欲陷皇上于不孝呀。天下人皆知皇上与太上皇之间存在隔膜,若此番不请太上皇前往九成宫,定当会为人所诟。反之,如若皇上请太上皇一道前往避暑,便可消除天下人的猜疑,堵住悠悠之口。臣请皇上三思!”
“魏征,你不要再说了!”一提起太上皇,李世民就会浑身感到不自在,不舒服。见魏征固执己见,不由恼火,一甩手说道,“朕乃堂堂国君,岂能不知这些!然太上皇有病在身,朕实不忍心让他遭受颠簸之苦。天下人若因此而非议朕,朕也无话可说。苍天在上,朕之孝心日月可鉴!”
“臣深知皇上之孝义,然天下人未必知也。”王?思忖会儿,建议道,“依臣之见,可推延时日,待太上皇龙体无恙再一同前往。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这……好,朕也认为这主意不错。”李世民迟疑了下,然后就轻点了下头表示同意。一会儿后,他声音虚弱地说道,“朕感到有些累,今日就议到这儿,各位爱卿请回吧!”说着,他从椅子里站了起来,在长孙无忌的搀扶下出了朝寝宫方向走过去。
魏征、王?目送皇上离开武德殿,然后他们才怏怏地朝下着细雨的殿外走去。一路上,魏征闷闷不乐,他似乎预感到皇上此次不会采纳自己的谏言。
果不出魏征所料,几天后李世民就找个借口搪塞众臣,带着一队人马出了长安,朝三百里外的九成宫奔去。
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安宫,李渊听了很是气闷,却什么话也不说,只一个人立在门楼上对着那条通往陕州的官道发呆。说实话,去不去九成宫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从中感觉到儿子对自己态度,感受到这份难以忍受的冷漠。他知道过去的所作所为伤害了李世民的感情,然而令他想不明白的是,此事已过去了十多年,他为何心里还要揪着不放!况且他是最终的赢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真正的输家是他这个太上皇,他不仅被夺去了皇权,而且还失去了两个心爱的儿子,使他一直生活在没有尊严没有关爱的痛苦之中。的确,在这种幽禁中,他无可奈何地打发着一生中最寂寞最凄凉的岁月。
自从裴寂离开长安后,再也没有朝臣来大安宫看望他,就连自己贵为大唐皇帝的儿子也极少来看他。李世民不来不打紧,连那些孙儿孙女也因他们父皇的强行管制而极少进宫来陪他这个风烛残年的爷爷。他既感受不到父子爷孙之间那份固有的亲情,也享受不到应有的天伦之乐。他能得到的,就是漫漫岁月的独孤、寂寞、凄凉与忧伤。也许因为心情过于抑郁过于痛苦,他身上的病越来越沉重,让他意识到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日不多了。不过,他并不为此而难过,反倒时常会感到一种解脱的轻松和愉快。是呀,对一个年近七旬且活得痛苦的老人来说,怎会强烈地眷恋着生呢?也许,死对他来说是一种幸福。想到这儿,李渊苍老的脸上挤出丝笑,笑得那么苦涩,那么心酸,很快昏花老眼就被抑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紧跟着,几颗泪珠洒落在风中。
第088章 晚年凄凉【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