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承佑坐在鸿胪寺大堂里,身边围了一圈儿人,慢条斯理地拿着笔把使团名单上的人都详细地讲解了一遍。
鸿胪寺众人失落地发现,在大殿下口中,这回使团里来的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人物,没一个值得注意的。
鸿胪寺的一位少卿迟疑地道,“殿下,不管怎么说,毕竟也担着个王的名号,总不能跟番部首领一个品级招待吧?”
小白熊揉揉下巴,最近他开始长胡子了,双唇上下上长出一层毛茸茸的胡须来,他总忍不住想摸,“如何不能?来的这一批,不说地盘儿,治下人数最多的,该数老库尔吉士思,可是他膝下五六个儿子,岁数都差不多,各个儿身强体壮,还各领一般人马,老库尔吉士思在还算罢了,这老海王一离开自己的地盘儿,他那几个不省心的儿子,还说不定怎么闹腾呢,他那几十万多人最后也拧不成一股绳儿,你们觉着,品级能高哪里去。至于其他小王,那就更不上数了,所以......”
这一批朝拜的部族,确实也跟南边儿林子里的番部差不多大小。
这么挫的吗?
说是个王,那岂不是还没个上县县令治下人口众多?
鸿胪寺上下热情如火的心如今拔凉拔凉的,稀碎。
司徒承佑见他们神色沮丧,不免心中好笑,安抚道,“别灰心,这回来的都是小部落,还有几个大族正被北亲王按着头揍呢,虽然有些头铁,但或许用不了几年,就也能进京朝拜了。”
北境部族林立,约有二百多个民族,只官面上的语言就有一百五六十种,其中有五大部族,人口都在百万以上,下辖几个北地大城,原来司徒徵续没有后背支援,不敢和其硬抗,不过暂且周旋罢了,如今有了皇朝做后盾,那五个大部族收归旗下,也是早晚的事儿。
各人身份说了一遍,又说兽态,司徒承佑挨个指点了一下,有鹰隼、棕熊、虎鲸、狼獾、红狐、驼鹿等,总之实力不等,习性不同,挺难伺候。
首要的就是使团里的鹰隼得看住了,院子里最好安上罩网,不能叫半夜乱飞,若是飞到皇宫上空,被禁卫们拿箭给射下来,那可就是外交事故了。
驼鹿身材高大,进京的这位小王身长有三米,肩高大概有两米五,是个大块头,而且牛心左性,人身有一点点矮,就特别爱以兽态示人,所以他住的地方,要建得宽敞阔亮一些,门要往大里弄,至少不能发生叫客人进不去门的情形吧,那多尴尬。
还有来的这位小虎鲸,是个海里生的,爱游泳,虽然没有海水池,但是普通水池子还是要有一个的,小虎鲸的随从们大概会给他们家小主子带海盐凑数。
鸿胪寺只好吩咐给工部,叫匠人吭哧吭哧去挖。
如此不一而足,司徒承佑足足在鸿胪寺待了小半月,才被鸿胪寺卿给送走。
好在司徒承佑也就是答疑解惑罢了,到没自己亲自教导鸿胪寺的译官们,北地语种繁复众多,他一个人也教不过来。
大殿下给译官们带来了几个自己从北地带回来的老兵,这些人原本都是侦察兵来着,人人都会听会说几种北地方言,只是上了年纪,又有冻伤和其他伤病,只能退下来,司徒承佑把他们带到京中,原本是安排在庄子上养老的,想不到今日仍有发光发热的一天。
老兵们各自选了自己擅长的语种,领一队译官,突击教授,加强培训,等两月后,使团离京百里的时候,原本舌头僵直的小年轻们,已经能熟练地用舌头打出花儿来了。
使团虽不值得皇子出迎,更何况大部分还曾都是司徒承佑的手下败将,但是好歹长嫂也在队伍里,皇帝就又派了司徒承佑去接他大伯母回宫。
小白熊出迎,陛下不愿儿子在旧识前落了面子,因此司徒承佑虽未曾被册封为太子,也未曾授亲王爵,但陛下亲口赐穿太子冕服,用衮冕九章,太子仪仗出行,都说人靠衣装,这一身衣裳穿起来,确实越发衬得青年尊贵不凡,气势逼人。
只是当他乘着太子车架,还没赶到使团队伍之前,却听远远地就传来几声呼哨,“呦,这是谁的车架,竟敢拦在北亲王妃车架之前,不想活了吗!”
听着这一口熟悉的怪声怪气官话,司徒承佑在车中一挑眉,吩咐一声道,“停车!”
马车徐徐被拉住,前面的亲兵已经有人上前气势汹汹的高喝道,“大历太子车架在此,前方何人喧哗,报上姓名!如敢冲击太子车架,格杀勿论!”刚才有鹞鹰探子回报,北亲王妃车架离
第123章 第 123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