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很是用心,没几日,调令便下来了,着贾蓉赴黑山县任职县令。
林海带着贾蓉去了吏部,吏部的人乐坏了,见着俩人赶紧十分热情地招待,“像贾大人这般富贵出身,还能一心为国,不惧寒暑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少啦!”
林海谦虚道,“这孩子就是心眼儿实诚,他祖父贾老翰林当年在黑山建了一处书院,还没完成便因积劳成疾风寒过世了,这孩子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不,听说吏部要派官员去北地做县令,就悄悄地找了我来。唉,作为长辈,着实不想孩子去那处受苦,只是他打定了主意,我这做老师的,也只得罢了,少不得帮衬一二!”
贾蓉在一旁赶紧配合着,憨憨地笑了两声,心里却在嘀咕:姑爷爷说得什么话!
十句里能有一句真的,我都算他是个老实人!
吏部的人挑起大拇指,“严师出高徒啊!林大人素来公忠体国,勤勤恳恳,这培养出来的弟子,自然跟您一个脾性!”
林海连连摆摆手,笑得十分开心,“哈哈哈,过奖过奖!”
北地幅员辽阔,此次归整建制,重新划分地界,一个是要加重朝廷影响,另一个也是因为基层官员着实不太够,吏部的人拿了地图来,给贾蓉看黑山县的划分,“东至海岸,南与佳林县交界,中间以河为界,西边和北边,整个黑山山脉括起来的地方,就都是黑山县,全归贾大人治下。”
林海倒吸一口冷气,“地界儿这么大?这放在南方,都要将近两府之地了!”
吏部的小官把速写笔夹在耳朵上,把地图卷吧卷吧,和其他官印公文等物一起放在一牛皮袋子里,叹道,“唉,地广人稀呀!地有的是,都是上好的黑土,随便种点儿啥,都长得好庄稼,就是人口特别少,一个是原来就少,再一个现在都往更北的地方去,贾大人到了黑山,第一要务就是提升人口,好好儿干!干好了就地就能升知府!”
林海哭笑不得,“少忽悠我学生,还升知府,哪里有那么容易!”
那人把牛皮袋子递给贾蓉,叫他清点,又对林海道,“您看,林大人您一户部尚书,小的骗您作甚!真真儿的!”
两人交头接耳地嘀咕了几句,最后林海抱抱拳,“有劳,那我就带孩子回去了,他这就得准备出发了!”
那人笑道,“不着急,路远,好好准备,现在路修得好,假期给了四个月,黑山还算近,跑快点儿一个多月就到了!”
林海又叹气,“他家还有孩子呢,一个略大些,另俩小的不过都两三岁的年纪,走快了都受不住!”
车太颠簸了,孩子身子骨软,哪里经得起呢。
吏部的人赶紧又赞了一番贾蓉,把林海夸得跟花儿似的,将师徒两个送了出来。
站在吏部衙门门口,林海拍拍手,“行,这就算齐活了,礼部那头你都交接完了?”
贾蓉道,“都弄好了,原本这时节也没什么活儿,前阵子才弄完春种,上下正歇着呢!”
林海便道,“那成,趁着气候不高,赶紧赶路,要不然等夏天到了,车里闷热,看把崽崽们折腾出痱子来!”
之前林海和贾敏劝了小夫妻两个,说叫他们把孩子放在林府,等大些了再给送过去,正巧如今林家黛玉嫁了,狰狰天天在国子监苦读,也不回家,他们老两口正清闲。
可卿也怕折腾孩子,虽有些意动,但想想自己自幼与父母分离,虽有养父一家疼宠,但到底以为憾事,还是婉拒了,回头一问贾蓉,没想到贾蓉那头也拒绝了,“姑爷爷和姑奶奶是好意,只是我自己没摊上个好父亲,母亲又过世得早,没得着什么父母爱,却不想我的孩子也跟我似的,这般不如意的长大......”
夫妻俩对视一眼,只觉与对方心意相通,不免相拥而笑。
不管人生多苦,总归有对方在的地方,就是家。
他们俩要走,贾蓉这边没什么牵挂了,倒是可卿这处,还有个养父和弟弟在,秦钟还在贾家族学念书,已经中了秀才,去年下场考了一回举人,落榜了,如今正在苦读。
可卿抽空回了趟秦府,秦业已经辞官,早好几年就赋闲在家了,没什么烦心事儿,身体还算硬朗,可卿跟老父说了他们要去北地的事儿,“父亲年迈,本不该劳动您,只是到底您年纪大了,还是跟着我们放心些,也看看北国风光,岂不妙哉。”
秦业摆摆手,“家里挺好,我去干啥,不去,郡主和贾小官人安心去,我老头子在家,跟街坊邻里下下棋,钓钓鱼,不知道多舒坦呢。”
&n
第159章 番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