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零七章 大战在即[2/2页]

权宋天下 老大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动摇他的帝王之位。
      当然,在忽必烈看来,以这十万军队就想灭掉宋国,可能性极低。现在根本就不是灭宋的最好时机。
      若是蒙哥在战场上失利,班师之后,定然会通过自己开始压榨中原,以弥补在战场上的损失。从而,让自己在中原尽失民心。
      只要数年时间,便足以耗尽自己所有的资源,而最终磨杀。
      那自己的机会,到底在哪?
      与此同时,一份一模一样的出征将帅名单,摆在赵权的案前。
      霸突鲁率领五万东路军,攻打荆襄?
      然后三路兵马汇合于潭州,再顺长江东下攻打临安?
      这就是蒙哥损耗了八万蒙古兵,攻下大理之后埋下的后手?
      对于蒙哥的这个战略,赵权有些看不懂。
      先别说蒙哥的西路军能否横扫四川、重庆;也别说兀良合台的一万多南路军能否顺利地从云南、广西一直北上突破至长江南岸。
      根本没多少水军的东路军,凭什么就能攻下襄阳之后,一直打到长江北岸。
      哪怕真的成了,他们又从哪去生出那么多船来顺江东下攻打临安?
      据赵权所知,蒙古人现在唯一的一个水军千户,是易州人解诚。
      他手中,最多不过两三百艘这些年从宋军手中抢夺而来的小船。也许又造了一些,但能有多少。
      关键是,有船,也未必能马上找到擅长操舟的将士啊。
      一支千人的水军,面对的可是数万的宋国水军,哪来的机会?
      不过,这些不是赵权最关心的事项。
      蒙哥亲征,主力放在四川,霸突鲁的五万部队主攻方向是荆襄,那就意味着淮东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战事。
      这让他长舒了一口气,只要贾似道不发疯,让自己父亲恢复襄阳太守一职,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赵权又拿起一份诏令,是和林送来的。
      数年时间,蒙哥从石忽银行中,已经借走了千万两的飞钱。此次攻宋之战,蒙哥倒没再要求南京府再提供其他的支持。
      诏令之中,也未提及任何与攻宋之战相关的内容。一是要求南京府继续全力攻打高丽,二是要求南京府准备三千兵马,交付益都待用。
      看来,蒙哥还是备了一手。淮东并不是不会爆发战争,而是蒙哥手头已经没有再多余的蒙古兵了。留着淮东,大概是想以益都为首,组织一支以汉军为主的兵力,如果其他战线无法突破,就在此另辟一个战场。
      也好,趁此机会,可以与李?认真切磋下,如何在淮东战场,打一场有准备有条理、而且有张有弛的战争。
      赵权又翻看着一些从南边送来的情报。
      大战在即,宋国的皇帝依然在忙着更换他的丞相。
      左相谢方叔试图扳倒内侍董宋臣未遂,反而被弹劾而罢相;与其长期不和的右相吴潜,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却因为水灾之责,接着遭罢。
      右相兼枢密使董槐,上任没多久,就被侍御史丁大全弹劾,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这个丁大全,出身低微,四十八岁时才考中进士。凭着其妻皇亲侍女的身份,另辟蹊径,极力结交内侍卢允升与董宋臣,此后官运亨通。

第九百零七章 大战在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