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71章 只余流寇(结局)[2/2页]

权宋天下 老大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心底深处涌出的一丝慌乱与愤怒,被伯颜强行摁住。身边掌旗亲卫,急摇令旗,重整已经慌乱的军阵。
      敌兵正在撤退,只要能抓住战机,一次有效追击后,伯颜有充分的信心重挽颓势。
      可是,将士紧张的情绪可以用军令强行疏解,战场上受惊的战马却不易安抚。
      不远处,又一支权军骑兵飞奔而来。
      这是一支从后阵突袭而前的千余骑兵。
      伯颜匆忙回头一看,城门楼上去没有任何预警的令旗出现,他心头又掠过一丝疑虑。
      顾不得重整战阵了,令旗再摇,伯颜被迫发出各自作战的指令。
      两支军队,终于绞杀在了一起,却不是以伯颜所希望的方式。
      又有两支敌骑飞速奔向战场。
      权军后方,突然传出一阵极为怪异的唢呐声,不仅铿锵有力,且荡人魂魄。
      已显败势的权军前阵,突然齐齐转身,配合着突袭将至的骑兵,向元军反杀而来。
      无论步骑,权军士卒都是进退有据,配合默契。十余人一组,三组一队,三队一阵。彼此分工明确,有人主守,有人主攻,有人主射。
      火炮,又开始被往前推进。
      伯颜心下大急,若是不能将敌军火炮挡在城头两里之外,那么坐镇于城头之上的陛下,危矣!
      “全军押上!”伯颜一声怒吼。
      身后,最后两支千人队,从伯颜身侧泄向战场。
      刀光箭影之中,两支军队陷入全面的酣战。
      有炮弹自头顶掠过,炸向城门楼,虽然并未带来损害,却让伯颜的心头更加慌张。
      “不好,敌军火炮打到城里去了!”一个亲卫惊呼道。
      伯颜愕然回望,一丝袅袅黑烟,在潭州城中飘然而起。随即成为一股,而后化成了十数股。
      不是火炮!权国军队的火炮虽然厉害,但射程绝无可能如此之远。
      有人在城里纵火?
      这一次,伯颜无论如何都没法掩饰脸上的惊惶之色。
      宋军撤离之后,伯颜亲自在城里巡视,几乎走遍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根本不见一人一卒留下。如今潭州城内,还有两万多正在歇息的元军主力,还有陛下的五千亲卫军,即使有一两个权国的奸细隐藏,也不可能同时燃起十几股的大火。
      这些敌兵哪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底里冒出来的?
      伯颜隐隐有所猜测,却根本来不及深思。
      他焦虑的目光在城头上不停巡视,却已经看不见忽必烈的身影,也得不到任何的指令。
      “撤,撤回城去!”
      伯颜怒吼一声,双腿猛力一夹,率先冲向城门。
      身后战场,元军大乱。
      一过城门,伯颜打马顺着马道直奔城头,回首匆匆一瞥,城内四处都是喊杀之声,火势渐大,却未漫延。
      被烧的,是元军的粮仓!
      伯颜心里一阵冰凉。
      “陛下——”看着城头之上,只有稀稀拉拉的三五个士卒,伯颜陷入了彻底的迷惘之中。
      陛下亲自领兵,去平定潜入城中的贼敌吗?可是为什么放眼望去,却寻不到他的九?灏佐睿
      “陛下,哪去了?”伯颜拎起一个兵丁,怒声问道。
      “不,不知道。陛下只是留下我等几个,等候元帅归来。”
      伯颜扔下被提起的兵丁,茫然地看向城前已经混乱不堪的战场。
      想让已经与敌兵交错混战的军队,从战场上脱离回到城中,本来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现在,竟然得不到城头一弓一箭的支持!
      城内城外,喊杀声、吼叫声、哀嚎声、悲鸣声,与飚飞的鲜血、滚滚的浓烟、斗乱的扬尘,死死的纠缠在一起。
      在那一瞬间,伯颜耳朵轰鸣、眼间一黯,失去了任何的听觉与视觉。
      大势,已去!
      ……
      “潭州战报——”
      陈耀手上捏着一份情报,大声叫喊着直接闯入临安城外的中军大帐。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盯住陈耀高举的右手。
      “直接念出来吧。”赵权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所有的战事、数十年的辛苦,也许都到了该结束的时刻。
      陈耀抖了抖手中的情报,清了清嗓子,念道:
      “昨日凌晨,我军利用在撤离潭州时挖设的地道,于潭州南城墙之下,埋设火药三百斤,炸毁城墙二十余米。
      趁元军慌乱的时候,踏白军利用另外的地道,直接潜入潭州城内,焚其大半粮草。
      内外夹击之下,大败元军潭州主力。
      此战斩杀元兵三万余人,俘两万余,其余溃逃。”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欢呼声在帐内同时响起,胜利终于来了!
      “但是——”陈耀拉长的语调,让大伙儿心里一紧。
      “忽必烈与他的五千亲卫,在城破之前已经逃离潭州西去,未能及时阻挡。李毅中军长,自请国主责罚。”
      忽必烈跑了?
      大帐之内,兴奋声突然平息,片刻之后又响起埋怨的议论声。
      “怎么会让忽必烈给跑了?”
      “李毅中派人去追了吗?”
      “也不能怪李毅中,兵力有限,估计他根本腾不出人手,围死潭州。”
      “忽必烈亲卫军,无论装备还是战力,在元军中都是首屈一指,他为什么不留下死战?”
      “粮草焚毁大半,就算得一时之胜,忽必烈终究还得放弃潭州,如此也好!”
      “我觉得,还是得不惜一切代价,追杀忽必烈,否则必将留下后患!”
      待得众人停止了议论,赵权才摆摆手,说道:“跑了就跑了吧,告诉李毅中,此战有功无过!”
      “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肃清潭州周围溃逃的元军,以及处置投降的俘虏。同时,责令李毅中,安抚好共同参战的宋军。
      告诉李毅中,既然让他负责潭州之战,就不要有所顾忌,他可全权处置各项事务。
      但是,明年开春之后,荆湖南路的春耕,必须得到全面的恢复。所需一切的人、财、物,尽可能予以满足。
      在此前提下,若有余力,可派遣一支军队,尾随忽必烈向西。不可与之缠战!”
      刘秉忠笑着问道:“国主,这是想让忽必烈先往云南探路?不怕忽必烈在云南坐大吗?”
      赵权满不在乎地说道:“当初,元军兵力数倍、数十倍于我时,我尚且不怕。更何况现在不过万余残兵。”
      “我倒是希望,他真的可以在云南立足,说不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可是,真的不管忽必烈吗?”陈耀犹豫着问道。
      赵权摇了摇头。
      “平定天下,我不是为了忽必烈。
      抛弃中原百姓之后,忽必烈不过是一个实力有些强横的贼寇;抛弃江南之后,如今无非一个落魄的流寇。
      不追也罢!”
      一个流寇?
      刘秉忠看着赵权,心情无比复杂。
      一个自己曾经倾力扶持的君王,一个准备问鼎九州的蒙古天骄,如今却沦为了一个流寇。
      自己是该感到懊恼还是该觉着庆幸?
      确实,早已被漠北蒙古人视若叛族的忽必烈,没了中原汉人百姓的支持,没了江南财富的支撑,哪怕顺利逃到云南,又能翻出什么波浪?
      赵权挥了挥手,似乎把滞留在大帐之中,忽必烈的最后一丝影响驱散。
      “现在,咱们可以集中精力,开始对付临安了!”
      十天之后,从潭州与饶州押解而回的一些元军将领被送入临安。
      忽必烈不仅放弃了临安的守军,也放弃了饶州的军队,更是在潭州城破之前,弃数万依然在战场上苦战的士兵率先逃离。
      得知这些消息的临安元军,彻底丧失了最后的斗志。
      而在诸多手段尽用之下,谢太后被迫再次发布投降诏令,愿意放弃皇族身份,只求一个平民的身份与待遇。
      荣王赵与芮与少数故宋王公大臣,依然在四处串联、说服守军,坚持要求大权国答应他们的条件。
      这些人的行为,终于激怒了大批已经断粮的临安百姓。
      一场突发的爆乱之后,临安,降了!
      【全书终】

第1071章 只余流寇(结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