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说陈国涛是大局观出色,能够在战场中掌控全局做该做的事,项飞是行动力强,适合带兵冲锋陷阵。
      那么李卫国的强项则在于阵地的选择与构建。
      夜老虎三队的首要任务是以重火力帮助一队和二队拿下沙袋房区,为之后的房区防御战打下基础。
      因为不能在开战后获得后续补给,三队一旦打完迫击炮弹后就得转入树林之中。
      这便是李卫国担任三队队长的原因,他将带领三队利用树林的复杂的地形条件来构建阵地。
      在首轮对二营一连的战斗中,三队打完炮弹立刻转入树林之中开始选择地形,挖掘掩体壕和匍匐沟,清理主次射界。
      原本按照计划,李卫国的三队是为了在一队二队的沙袋房区守卫战失败后,与敌军进行最后一搏的战场,没想到第二波攻击的敌人没有选择强攻沙袋房区,而是选择扫荡树林。
      这不就正中下怀了么,刚布置好陷阱就有人把脚往里面伸。
      李卫国和身旁战士所处的位置是伏击圈侧面的一个双人阵地。
      阵地正前方是一块巨石,能够充当正面掩体,侧面和后面是两人用挖掘出来的泥土堆起来的掩体,掩体四周被二人利用落叶和草丛进行了隐蔽伪装。
      阵地的左右各设有45度角的主射界,站在掩体壕前方则进入次射界范围,可以对正面的敌人进行射击。
      在伏击圈正面是一个单人陡坡阵地,与李卫国相对的侧面是利用地形设置的两个单人简易阵地,可以保证守在其中的战士能以卧姿躲避敌军火力。
      三队五人,包围了三个面,最后一个坡底方向是大片空旷地带,三队的任务就是在歼敌的同时,尽量把人往坡底赶。
      那个位置,是林涛和孙成的狙击小组所在狙击阵地最佳的狙击角度。
      李卫国布置的阵地伏击圈正好与狙击小组的狙击阵地遥相呼应。
      再加上三队队员故意留下的脚印痕迹,只要敌人敢进入伏击圈,李卫国就敢让他们有来无回。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看上去近乎无懈可击地布置还是出了纰漏。
      三三班组阵形,仅仅三十个人便覆盖了几百平米的范围,而95式步枪的有效射程仅400米。
      李卫国为了保证各个阵地之间能够构成交叉火力网,对敌人造成最大的火力封锁和压制,他有意缩小了伏击圈的范围,这就导致了敌人不可能全部进入伏击圈。
      李卫国在单兵通讯装置中提醒道:“各阵地注意,尽可能多地放敌人进来,然后再开火。”
      被脚印吸引来的三营一连战士们逐渐进入了伏击圈。
      有的人甚至从三队的简易阵地旁经过都没有发现三队战士的身影。
      两个人伏在两个简易阵地之中,身上盖着伪装网上面还有泥土、植物,就连枝条上叶片的朝向二人都仔细对比过旁边的其他植物,将枝叶生长旺盛的一面朝着一个统一的方向。
      “咦?”
      作为先头的小组三人停下了脚步。
      他们看着地面上突然消失的脚印有些疑惑。
      “奇怪,脚印怎么到这里就没了。”
   

第62章 阵地大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