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31 章 第三十一章[1/2页]

卿卿子衿 木今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三十一章
      离开瞻淇之后,苏卿言和潘成继续走访了一些古村落,然后再马不停蹄的往下一个地方赶去。
      终于,赶路,高温,致使苏卿言华丽的中暑了。
      在昏倒的那一刻,苏卿言想的是,她买的药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他们的行程停滞,潘成带着苏卿言来到附近的医院就医,并决定在这里休息一天。
      苏卿言躺在病床上打点滴。
      “潘老师,对不起。”苏卿言觉得不好意思,要不是她,就不会耽误行程了。
      潘成坐在一边摆弄相机,笑着摇摇头,“没事,反正已经比预期晚了,不在乎这一天。你还是好好休息吧,不然出了什么事,我还不好和赵廷交代呢。”
      是了,他们已经出差将近二十天了。本来说半个月就能结束了,可谁知道,时间根本不够。
      其实苏卿言觉得有些羞愧,她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比不过五十多岁的潘老师。体质太差,丢人呐。
      “对了,你要不要打个电话给你男朋友。”潘成打趣道。
      苏卿言赶紧摇摇头,她怕顾子衿知道后会担心,此事还是就此揭过的好。
      打完点滴,医生嘱咐她注意休息就好。
      于是,苏卿言和潘成来到宾馆歇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再赶路。
      翌日,他们往这次出差的终点站行去。
      汪村,这是他们去的最后一个古村落。
      与其他古村落一样,都是黛墙绿瓦,青石板,马头墙。不一样的是,汪村很大,视野更加开阔。
      村口处就有一个大池塘,荷花开的正好。正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概就是这番景象了。
      村民多为老人,年轻人都外出谋生去了,连孩子也带走了,剩下的孩子多为四五岁往下的,断层十分严重。走访了这么多农村,苏卿言也发现,农村的人口比重十分失调,老人比重过大。
      老村长将苏卿言和潘成带到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家,这是他们这次要住的地方。
      汪爷爷,汪奶奶家的儿女都不在身边,儿子外出打工,女儿嫁到附近城镇去了。家里也有多余的空房让人入住。
      老村长将他俩介绍给二人,就离开了。潘成来到新的地方更是跃跃欲试,抱着相机就走了,只剩下苏卿言留在这。
      “坐这。”汪爷爷指了指旁边的板凳说道。
      苏卿言惊讶,没想到汪爷爷还会说点普通话。随后,她了然,暗暗感激村长的细心,猜到这大概是村长安排的。
      指给苏卿言坐的地方靠着风扇,她一坐下,就觉得热气被吹散了不少。
      “谢谢。”苏卿言感激的说。
      “小姑娘多大啦。”汪奶奶问道。
      “24。”
      “这么多天还住的惯吗?”汪奶奶问。
      苏卿言点头,“还好。”
      汪奶奶呵呵笑,“倒是不挑。”
      “农村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小姑娘不介意吧。”汪爷爷问。
      苏卿言赶忙摆摆手,“不介意,不介意,爷爷奶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汪爷爷开心的笑了笑。
      随后,汪爷爷,汪奶奶跟她聊了不少关于汪村的事,苏卿言也就坐在一旁细细听。
      “我家后面是片竹林,你要看看吗?”汪奶奶问,她知道这种对于农村稀松平常的景色,对于城市人来说还挺稀奇的。
      苏卿言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打开后门,苏卿言就被眼前的绿色吸引住了。这里的竹林不像城市里经过修剪,而是随意长的,没有规律,茂盛的有些张牙舞爪。但是却更鲜活,更有生机。
      竹林中间有一条一人宽的土黄色小道,通向的终点被茂盛的竹子遮盖,反而看不见。这条小道大概是有人经常走,才形成的。这条小道不仅没有破坏竹林的美,因为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更增添了神秘感。
      后门没有人家,竹林旁边就是田野,种着西瓜的田地也是绿意盎然。
      汪爷爷,汪奶奶没有同她一起去,这种对于他们每天都看好几遍的景色,大概已经无感了。
      苏卿言往左侧走去,想更清楚的看着这片田野。
      忽地,她脚下踩到一个软绵绵的东西,触感很滑。低头看时,已经来不及了。
      “啊!蛇!有蛇!”苏卿言快速倒退,一蹦三尺高,不停的跺脚,生怕再次踩到。
      而那条被苏卿言踩到的蛇,却扭了扭身子,爬到墙上钻进瓦里不见了。
      目睹这一幕的苏卿言,脸色吓得苍白。
      汪爷爷,汪奶奶闻声赶来。
      “怎么了?”两人问。
      苏卿言带着哭腔,“我刚才踩到蛇了,而且它还爬到屋上去了。”
      说着,苏卿言不安的将脚在地上来回蹭了蹭,那个触感却一直挥之不去。
    

第 31 章 第三十一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