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235[2/2页]

张公案 大风刮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这样,一旦秘密被发现,长子在东真遗族中长大,那些老夷贼或许会对其有感情,网开一面。蒲离离抚养着真正的继承人,孩子最亲的人定然是母亲,不会允许东真人伤害蒲氏女。
      若秘密一直未被发现,长子继承首领之位,肯定更不会说出自己身世秘密。
      公孙兆淡淡道:“好个跌宕的故事。汝说了这许多,门外之人,耳朵真能这般好使,一句句听的分明?若当真能闻汝言,岂能不闻汝之他意?”
      王砚从旁侧抽出一本书。
      “公堂之上,本部院岂会说无据之言?姚府中,藏有一部《抱朴子》,其中卷目,暗藏姚丛父子身份,且只有外篇而无内篇。众所周知,《抱朴子》内篇在先,外篇在后。其涵义昭昭然。”
      张屏看向王砚,嘴唇动了动,冯邰侧身一瞥他:“张知县,你站立不稳,神色有异,是否身休难以支持?可先退下。”
      张屏低头:“下官尚可支持,谢大人关爱。”
      冯邰颔首,视线充满威压:“那就暂且待着罢,谢县丞,留神看着张知县。”
      谢赋施礼领命,张屏默默站回自己的位置。
      退堂后,王砚将张屏唤到面前:“方才在堂上,你想说什么?”
      张屏躬身:“回禀大人,而今《抱朴子》一书,确实是内篇为上,外篇为下,然据考证,外篇其实成文在内篇之前。”
      王砚负手:“不错,内外篇哪先哪后都可有说法,但本部院之推论,更合理。你断案甚有天分,但还是太嫩了,也没娶妻生子,许多本部院看得到想得到的事情,你看不到想不到,情有可原。”
      一旁冯邰缓声开口:“王侍郎之推论,有据可证,在无法确凿之下,如此道之,虽不算对,亦不算错。但本案特殊,你之后断案,万不可以此为例。”
      张屏看着地面:“下官明白。”
      王砚呵呵一笑:“难得老冯这么赞叹我,多谢多谢。这些蛮夷余孽残存至今,类同邪教,裕毁之,必摧其念。张小子你能领悟便可。”
      公孙兆只身犯险,然东真余党仍存。此族不可能无首,且公孙兆已年近五旬,他定然有后人。
      看公孙兆堂上表现,围观人群中,肯定混有他的同党,那么那些人心中,现在已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确不确信无所谓,不确信,更好。人心,越不确定,就会越揣测,越怀疑。
      怀疑愈生,信任愈浅。心离则人散。
      张屏道:“可姚氏……”
      王砚再一笑:“而今,公出姚氏身份,碧隐而不言强。越瞒着掖着,越容易被某些杂碎趁机搞事,懂么?”
      张屏再低头。
      冯邰面无表情道:“速谢过王侍郎的教诲。看你木木僵僵,怕再站一时连仪态也不知了,先回去睡罢。好好反省所犯过错!”
      张屏施礼:“下官告退。”
      王砚却一抬手:“且慢。公孙兆所说的什么帝玉,你当真没在和王墓里见过?”
      张屏缓缓抬起脖子,冯邰皱眉:“罢了,囫囵话都说不出,你还是先下去睡罢。”
      王砚挑起一

分卷阅读23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