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章 生而有罪[1/2页]

大秦将相 骑鹤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王政九年五月,嬴政命其弟成蛟率军攻赵。八月,成蛟在屯留被赵军所败,成蛟叛秦降赵。
      此时公子婴才止一岁,嬴放还未出生。
      嬴政大怒之下,发大军攻打屯留。不出十天,成蛟及其旧部尽为秦军所得。其部下因连坐之罪,当场被斩首处死。成蛟被押送回咸阳,交由廷尉赢重当朝审断。
      叛国投敌,无论怎么说都是死罪。况且,成蛟身为嬴政的亲弟弟,更是罪无可恕。
      他是必死的。
      然而,此案的核心已然不在他身上了,而是他的家人。
      宗族子侄叛国投敌,且还曾是王子,他的家人到底要如何处置?案件到底要连坐几人?嬴政不开口,谁也不敢妄言。
      成蛟是赢重亲侄儿,那些牵连在内的妻妾儿女,全是他的侄媳妇、侄孙儿。现存的秦律、典籍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案例。此案到底要重判还是轻判,他实在拿不准。
      赢重没有办法,只得上报嬴政、请他决断。嬴政随即命丞相昌平君主事,命尉缭、王翦辅佐,他则稳居当庭、坐镇朝堂,再审成蛟叛国案。
      案件从秦王政九年一直审到秦王政十年,眼看着又到了岁末,仍是没有定论。嬴政大怒之下,直接发下王诏,判了个五马分尸、满门抄斩。
      于是,成蛟家里一百多口大小人等,包括妻室妾室、嫡庶子女,家丁奴仆、丫鬟侍婢,全在株连之列。甚至就连依附在他府中的妻弟妻妹、岳丈岳母,也都没有放过。
      当时,公子婴方才两岁,尚在蹒跚学步;嬴放刚出生不久,还未断奶。
      李信奉命抄家时,先抓了成蛟的妻妾侍婢,之后便命人仔细搜寻,不要漏过了一人一丁。
      家中鸡飞狗跳、哀嚎连天,公子婴熟睡方醒,从婴儿床上爬了下来。他不见了母亲,便哇哇大哭着向屋外走去。
      其母徐氏跪在枷锁之中,眼睁睁的看着公子婴一边大哭一边伸开双手,向自己走了过来,忍不住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句:“婴儿,快逃!”
      这一句话喊出,公子婴仿佛听懂了一般,转身就往院外走去。
      但他才只两岁,两岁的幼婴,走路都走不稳,谈何快逃?
      李信冷笑两声,说道:“大王要杀你,怪不得李某。”
      他静静的跟在公子婴身后,缓缓拔出长刀,向他劈了过去。
      徐氏一声尖叫,急忙扑在李信身前,替公子婴挡了一刀。
      这一刀劈在了徐氏面门,鲜血从她额头上哗哗流下,流到了她的眼睛里、流到了她的鼻息间、流到了她的唇齿中、流到了公子婴的脸颊上。
      徐氏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说了一句,“放了我的孩子,他才两岁……”就噗通一声,倒在了公子婴面前。
      此时的公子婴还没有生成心智,也不知道所谓的天灾人祸、不知道所谓的生死离别。在他年幼且一片白茫茫的心田中,只是看到了他的母亲倒在了地上、躺在了血泊里。他想蹲下来要他的母亲抱着他,就像往常一样抱着他,可肩头上忽然嘶的一声,溅出了一道道鲜血。
      接着,便是无边无际的痛楚了……
      公子婴瑟瑟发抖的蜷缩在鲜血中,他一边哇哇大哭、一边抬起右手,想要去摸母亲的脸庞。就像往常一样,在徐氏睡熟后、在他醒来时,摸着母亲的脸颊。可左肩的剧痛让他难以动弹,他的母亲也怎么都叫不醒。
      这时,有人扔过来一个襁褓,丢在了他的身旁,说道:“好歹母子一场,一起上路吧。下辈子托身个好人家,莫要再来王族了……”
      嬴岳赶来时,成蛟府中的亲人奴仆已全数被捕。只不过有的还活着,有的已经死了。他在死人堆里找到了襁褓中的嬴放,又看到了鲜血淋漓的公子婴。
      嬴岳左手抱着嬴放、右手抱着公子婴,要带他们走。可李信不让,他说:“这是大王吩咐下的,岳王公,这事谁也做不了主。”
      嬴岳苦苦哀求半晌,到最后,李信答应暂且将两位小公子押在大牢,等候咸阳宫发落。
      嬴岳二话不说,急忙跑到咸阳宫,向嬴政求情。
      嬴政没有开口。
      嬴岳又叫来铜书铁律,质问嬴政:“哪条秦律规定,子侄叛国要满门抄斩?”
      嬴政默然良久,给出的答复是:保住他们的性命可以,但此后一生,二人不能冠以嬴姓、不能入太庙祭祖、死后不准葬入祖陵。
      嬴岳急忙答应下来,叩谢天恩后,便将公子婴与嬴放抱回府中,自此养了下来。
      秦王政十一年开春,成蛟叛国案中所有被牵连在内的人员,包括其部下诸位将军的家室儿女,全都收监完毕。廷尉府依秦律分别判下断词,该发配的发配,该充军的充军。
      同年二月,成蛟府中的涉案人员也已经开始行刑。从亲族开始、到奴仆为止,无一例外,全部腰斩。
      三月,嬴政带着族中的元老子侄,到太庙中告天祭祖。随后回到咸阳宫,命昌平君亲自主持,将成蛟拉到宫门外,五马分尸。
      此时嬴岳、赢重、赢疾等一众

第136章 生而有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