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欲回家族,需取萧高扬人头做投名状。”
“啊?!”这个答案太过惊悚,让青眼狼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李家是陶定城最大的家族,陶定城常住人口上千万,其中有近一成姓李,因而陶定城李家人绝不会给孩子取单名,不然重名的就太多了。
李光既然单名一个“光”,自然不会是陶定城李家的人,这是绝大多数光耀会成员的想法。
唯有如青眼狼这般从光头“创业”开始就跟随在光头身边的元老们才会知道,光头原名不是李光,而是李咏兴!
是的,光头不但是陶定城李家的人,而且是和现任李家老祖李咏德同脉同辈的“咏”字辈!
将这一决定说出口后,光头忽然觉得轻松了很多,向青眼狼解释到:“六十年前,李咏德容不下我等;六十年后的今日,李咏德却必然能接纳我等……我等,早已对他够不成威胁了……”
……
六十年前,李咏德刚入开窍期,光头及其麾下的三十余名溶血期高手,是李咏德坐稳族长之位的重大威胁之一。
那时候,正值壮年、有望开窍的光头,虽然在与李咏德竞争族长之位时失败,却也并没有气馁,带着麾下的弟兄们愤然离开李家,前往宗炎王朝“创业”。
那时候的李咏德,不知是顾念手足之情还是自顾不暇,倒也没有对光头等人赶尽杀绝。
然而,六十年后,李咏德已经成为了声名显赫、有望外景的天人交感境高手;光头却还蹉跎在溶血六层,剩余的寿命已不足十年。
与光头共同创业的溶血期高手们,历经生死后,十无一存,仅余下光头、青眼狼、獠牙猪三人。
而光头“创业”唯一的成就就是这以“108将”为核心的光耀会——真真是惨淡经营,前四十年的收益都不够光头突破开窍所需;这二十年“生意”稍微景气了一些,但光头等人却早已错过了突破开窍期的最佳年龄。
就在青眼狼以为余生不过如此之时,甚至早已淡忘了陶定城的一草一木,却怎么也想不到,会忽然从光头口中听到“欲回家族”之语。
……
打开了话匣子的光头,也不待追忆往事中的青眼狼再次发问,就详细说明了本次决策的相关思量:
“早在萧高扬、王洪等人还没出生时,我等弟兄就已在遵宁镇打拼。”
“历经六十载,打过交道的镇守、域判不下五十人,可见过有谁如今日王洪这般不守规矩?”
“一个都没有!”
“宗炎王朝守秩序、重规矩、律法森严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哪怕是十八年前那场将源江城、遵宁镇都夷为平地的大战进行之时,都没出现过一件不守规矩之事!”
“过去,我一直在想,是宗炎王朝没有不守规矩的事,还是见到了宗炎王朝不守规矩之事的人全都被灭口了呢?”
“今日,不守规矩之事就发生在了我的眼前,我能自我安慰到:‘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么?”
“屁!”
“我们在宗炎王朝已经没有活路了!”
“我甚至敢肯定,如果我们刚才走的不是北门,而是直奔玄光王朝的南门或西门,我们恐怕连遵宁镇的门都出不了!”
“回归家族,回归玄光王朝,这才是我们唯一的活路!”
“大哥英明!”光头有些癫狂的传音刚结束,青眼狼的马屁传音立即到位,但青眼狼心中对光头的分析其实并不认可,他不认为遵宁镇的有哪个门是他光耀会踏不过的。
从没和正规军对阵过的青眼狼,完全没把萧高扬和他麾下的正规军当回事,觉得自己光耀会溶血期、锻骨期高手是遵宁镇驻军的三倍,收拾其萧高扬和他手下万余大军易如反掌。
殊不知,萧高扬眼中,收拾他们这群“老鼠”,调一个营,足以!
“不过回家看看也好,也不知那婆娘死了没……”青眼狼心中如是想着,当年光头一行逃得仓皇,自然顾不上家属。
毕竟光头一行的行为,往小了说叫离家出走,往大了说叫叛国投敌。
当年若不是正赶上李咏德内忧外患烦恼多加上刚接手的玄光卫不服从指挥的特殊时期,光头一行怕是连陶定城门都走不出,人头就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玄光卫那连罗夫人都能震慑得住的“威名”怎么来的?可不就是杀出来的么!
本已在青眼狼脑中模糊了的往事,慢慢的就清晰了起来,一张张面孔被青眼狼记起,但六十年没敢打听家乡消息的青眼狼不知道,现在出现在他脑海中的面孔,全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随着进入了山林附近阴冷的空气后,青眼狼脑海中,也开始出现了亡者的身影。
第六十九章 不守规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