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六章 舍命杀敌[1/2页]

天衍道祖 韶始何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什么培养一名合格的辅兵仅需四个月?
      因为一名合格的辅兵,仅仅是一名能熟练使用各种军事装备且具备一定军事素养的凡人罢了。
      因而培养一名合格的辅兵,仅需要使用三个月,让他知道如何使用各种装备,同时知道什么叫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即可;最后派去战场上实习一个月,侥幸未死的话,就可以作为合格品下发至各单位了。
      下发至各单位后,辅兵们才开始享受正规军的待遇——每日配发一枚三等品的练皮丹;这之后,辅兵们才正式开始练武;如果服役一年未死,又能突破练皮一层、成为正式武者的话,就会被提拔为辅兵班长。
      这就是为什么培养一名合格的辅兵班长需要一年——辅兵班长必须是正式武者,唯有如此,才能有足够的实力管理其余辅兵。
      而辅兵班长听命于正规军班长,正规军班长听命于正规军排长,所以辅兵是没有排长及以上的岗位的。
      虽然在大阵辅助下,指挥官们都喜欢把辅兵整团、整营的拉出来消耗,但那其实也只是拉出对应数量的辅兵班组罢了,并不是辅兵真的有团或营的编制。
      而王朝其实并没有堵死辅兵班长进一步晋升的空间;三百年前,王朝军队改制之时,就明确规定了“辅兵班长晋级练皮三层后,可直接调任为正规军班长。”
      然而,遗憾的是,出于种种原因,三百年来,无论是玄光王朝还是宗炎王朝,都没出现过辅兵活过三年、成为练皮三层强者的案例;所以世人才会渐渐形成“为辅兵,等于死”的观念。
      事实上,在王朝军队改制之前的数千年中,所有王朝军人都是按照现在的辅兵培养机制进行培养的;所以即便世人已经有了“为辅兵,等于死”的观念,辅兵们却并不是真的以为自己必死无疑。
      不然哪个辅兵还能上战场拼命?仅仅为了战死后那十两银子的抚恤金么?
      那为什么稳定运行了数千年的王朝军制要进行改革?
      这是因为近千年来,两个王朝大战不断,导致普通人参军后的阵亡率高达九成九,使得两个王朝都面临着军官阶层后继无人的窘迫。
      直到三百年前,玄光王朝率先研发、设计完成了问心路法阵,进行了军队改制,区分出了正规军和辅兵,才解决了阵亡率的问题——辅兵阵亡率达到了十成,但正规军阵亡率下降至了六成左右。
      阵亡率的问题解决后,军官阶层后继无人的问题才得以完美解决——军方终究还是信任那些从凡人阶段一步步在军队中成长为强者的军官;那些各门各派各家族调来的精锐弟子们,军方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的。
      玄光王朝通过技术进步、制度改革解决了军官阶层后继无人的问题,作为宿敌的宗炎王朝自然不甘落后。
      那么没有问心路法阵的宗炎王朝是如何区分正规军、辅兵的呢?
      宗炎王朝将所有参军报名者集中培养三个月、再赶去战场实习一个月;活下来的新兵中,表现好的召回训练营,开始为期一年的正规军新兵集训;表现不好的,直接作为合格辅兵下发至各单位服役。
      这样一来,宗炎王朝的新兵培养明显比玄光王朝慢了四个月;要想培养出和玄光王朝数量相同的新兵,要么增加同批次培养新兵的人数来解决单位时间内培养批次少于玄光王朝的问题;要么给新兵们配发少量的二等品练皮丹,将这四个月的时间给追回来。
      但是由于宗炎王朝机构精简、内斗罕见,所以虽然练兵消耗高于玄光王朝,却依然能和玄光王朝斗个旗鼓相当。
      而玄光王朝虽然国力强于宗炎王朝、技术领先宗炎王朝,但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都消耗在内斗上了,所以近千年来,非但没能在和宗炎王朝的战争中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宗炎王朝一点点的在进步。
      就这样,在两个王朝相继进行军队改制之后,王朝军人们被分为了正规军和辅兵。
      那么培养周期长达一年的正规军士兵,相比辅兵又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正规军长达一年的培养周期和军方每日供给的一粒三等练皮丹,使得他们下发至各单位服役时,必然是一名拥有练皮一层实力的正式武者。
      一名拥有练皮一层实力的正式武者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哪怕这名武者仅仅是最常见的根骨中,他的力量、速度、体能三项属性都将达到11点至14点之间;仅需服用一剂属性加成药剂,再打开强袭、冲锋附件,力量、速度就能达到44至56之间。
      也就是说,他们完全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就能让锻骨三层以下的高手打不出碾压效果、做不到完美回避;而如果逼得他们拼命,再注四剂属性加成药剂下去,他们的属性甚至能比绝大多数锻骨期高手的属性还要高!
   &n

第八十六章 舍命杀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