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崽,你骗我……”
一营阵型的最中心处,正在兴致勃勃“玩火”的小猴,耳畔突然响起了狗熊包含哀怨的传音。
小猴闻言,心中一乐,脑子里想的是“这叫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嘴里却假惺惺的传音到:
“刚才我独自面对六百多敌军,心里好紧张呀!忽然就觉得笑虎将军的名号难以镇住场面呀,这才临时决定借用熊哥你威武霸气的名号压场呀!这只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改变了下计划而已,怎么能叫骗呢?”
“毛……线……”小猴胡编乱造的解释传过去了许久,狗熊有气无力的回复才传回来。
小猴闻言,心中一乐,得意的想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就算你不信,你敢在六百敌军环绕之下拍我脑袋嘛?”
结果小猴得意不到一息,洋洋自得的笑容刚刚上脸,狗熊下一句传音,就让小猴的笑容僵在了脸上——“猴崽,你忽悠这群敌军到底想干啥?”
想干啥?
“玩火”玩得兴起的小猴,正在思考的问题刚刚有了眉目,思路就又被狗熊这个问题所打断。
其实小猴心中也好郁闷,当时眼见往生者齐嘉追杀两个大活人,忽然脑子一热,就想着斩妖除魔——那时为了争取到狗熊的支持,对狗熊的解释是让这一营的敌军成为两人的耳目。
然而,直到成功将这一营的敌军骗到手之后,小猴才发现自己的计划中有一个巨大的漏洞——他能凭借识死掌生能力,隔着千米感应到敌情不假,但他终究不是真的开了眼窍。
也就是说,小猴能感知到的,只能是包含灵能的生物;而对于灵能散尽的死物,却无法感知。
这就意味着,如果前方六、七百米,出现了一地碎尸、一片大战后的痕迹或别的什么异常;那最先发现这些异常的,会是队伍最前方的探马,而不是队伍最中心处的小猴。
这种问题,但凡出现一次,敌方军官可能就会怀疑:“这树袋熊将军,到底是不是开窍期高手呀?倘若真开了眼窍,千米之内当能明察秋毫,为何对前方的异常不做任何反应?”
而小猴扮演开窍期高手,其实还是有很多破绽;只是因为小猴所扮演的树袋熊将军“闪亮登场”的画面太有冲击性,镇住了敌军军官,才没有被反复的试探。
倘若敌军军官对树袋熊将军的实力产生了怀疑,针对性的安排试探,那乐子可就大了。
比如,敌军军官可以安排列兵们在前方树袋熊将军必经之路上,偷偷拉一条绊马索。
然后敌军军官就会发现开了眼窍的树袋熊将军,不但很淡定的“看着”列兵们给自己下绊子,最后还很淡定的被这根绊马索绊倒——到时候,要是敌军军官还不知小猴是个冒牌货,那就是脑子进水了。
倘若敌军知道了小猴不是开窍高手,哪怕狗熊一个人的实力足以收拾姜俊、纪茂才两人,敌军也不可能如现在这般老实听话。
因为溶血期强者体内的精血是有限的,敌军完全可以用人命堆死溶血期强者;而天地间的灵气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拿练皮期的小兵去堆开窍期强者没有意义。
而一营的锻骨期以上的军官,加上纪茂才才四个人而已,都不够狗熊一个人拍的,自然也堆不死“开窍期的树袋熊将军”。
至于“秘境中没有天地灵气,开窍期高手即便还能使用真气,真气量也一样是有限的”这个事实,“不学无术”的姜俊和纪茂才自然不会知道,他们连往生者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正因为敌军以为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才会如现在这般老实听话。
所以,绝不能让敌军产生怀疑。
那如何不让敌军发现自己看不见没生命的物体的问题呢?
小猴于是下达了一道命令——将阵型收缩为半径五十米的圆阵。
……
这个命令一下,完全能感受到敌军将士欢呼雀跃的心情;虽然没人敢真的笑出声来,但命令刚传达到位,下面立即执行,不到一息就完成了变阵。
这变阵速度之迅捷,命令执行之彻底,看得姜俊都愕然了,心中大骂到:
“靠!你们要不要适应得这么快?难道只有老子一个人在纠结服从敌将指挥是不是叛国投敌么?!”
“还有,平时哪怕是萧将军亲自下令,你们的表现能有这么积极么?这位树袋熊将军的威信有这么高?”
还在纠结着服从敌将指挥到底算不算叛国投敌的姜俊,是注定想不明白为什么麾下将士能“适应得这么快”了。
为什么小猴的命令,
第九十五章 树袋熊将军的苦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