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 陆虞候再献毒计[2/2页]

北宋第一臣 四海翻腾云水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牧之。
      大宋百姓,谁个不敬皇城司使者。
      李牧之自知当次声名鹊起之时,权势尤烈之际,更当该小心做人。
      一次性得罪了北宋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摇⒗钛濉
      更是与高俅结下了生死之仇,对于这等奸佞小人,李牧之不得不防。
      白天皇城司主持大小事务,晚上了府宅内打熬筋骨。
      更是请来殿前司二十四班指挥使亲自指点刀、剑、枪、弓、火炮等器械,演武试艺。
      本是端王府养尊处优风流享受之地,却成了诸多高手相互学习比试高低的校场,每晚无有不来。
      再加上李牧之原身本就练的一手好武艺,天赋极佳,不出数日,就把十八班器械、火炮等使用的样样精熟。
      有了一身好武艺,也不怕歹人刺客。
      帐下有万人敌罗丑奴,外有皇城司保护,只是没有防身利器,心头始终难安。
      第三日李牧之请来火药局都虞侯张力,张力得知怎敢不来。
      如往日演武艺使器械后,李牧之送别了殿前司二十四班直指挥使,唯独留下了火药局都虞侯张力,在内堂喝茶。
      张力知晓李牧之威名、脾气,独自留下自己,还当是自己往日做下的什么肮脏勾当让李牧之知晓了,今日特要拿他,诚惶诚恐之下,率先恭敬问道:
      “李皇城使,不知请下官来此作甚?”
      “若是小人往日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望李皇城使手下留情,愿结环衔草,以图后报。”
      言罢便给李牧之跪下了。
      “张大人多虑了。”
      李牧之赶紧搀扶而起,解释道:
      “非张大人做了错事,今日在下请张大人来,是想询问火药局可有什么利器?”
      张力这才省得,却已是惊出了一身热汗,立时从袖中掏出了三张图纸献于李牧之观看。
      “李皇城使,你我远近并不相识,今日被上官传唤,必有缘由,下官自作主张,想来是李大人要问火药之事,故而斗胆提前准备好了这三张图纸。”
      李牧之满意点头,明知故问:
      “此为何物?”
      张力走到李牧之旁边指着图纸解释道:
      “当下我大宋共使用三种火器,一者为铁火炮,二者为火球,三者火枪。”
      “铁火炮,铁火炮又称震天雷,乃军队中用作军队装备的铁壳爆炸火器,其外壳通常由生铁铸成,内装火药,并留有安放引线的小孔。”
      “引线点燃后,火势蔓延至壳内,火药便在相对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进而使铁壳爆碎,达到伤人的目的。”
      “铁火炮威力巨大,能震动城壁,广泛应用于攻守城池、水战和野战。”
      “火球又称火药弹,是一种球状的可抛掷的火器,使用时,将火球引燃,而后将其抛向敌军,以其燃烧产生的火焰或毒烟杀伤敌军。”
      “火枪是用竹竿或纸做枪筒的火器,最初称作突火枪。”
      李牧之火枪图纸时大喜:
      “此物火药局可有?”
      张力摇头道:
      “这突火枪的手艺放天下,只有一个人才会。”
      此事关乎身家性命,李牧之急道:
      “哪个有这等手艺?”
      张力闻言尴尬一笑:
      “此人便是凌震,绰号“轰天雷”,祖贯燕陵,善于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
      李牧之狂喜道:
      “没想到我大宋还有这等人才,只是不知此人现在可在东京?快快与我请来,我李牧之必然重谢!”
      张力不知如何回答,只能如实道:
      “这凌震原来是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呼延灼攻打梁山时,请来凌振协助。”
      “凌振炮击梁山时,被吴用用计,使阮小二在水中活捉。
      因此归顺了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专为梁山兵马造大小火炮,排梁山第五十二名,上应地轴星。”
      “在下之前与此人关系极好,听闻凌震无论是我大宋官军还是梁山泊都一直没被重用,经常被派去放号炮,端的是可惜!”
      “梁山贼寇?确实可惜!”
      李牧之对水浒梁山泊了解不多,本想着利用此人打造防身利器,结果早就落草为寇,着实可惜。
      张力见李牧之脸色不悦,再待下去恐不安全,便找个借口走了。
      而李牧之也只能悻悻作罢,只寄希望于打熬筋骨,再无其他。
      这三日内,李牧之倒也是过得快活。
      可高太尉却一病不起,好不难受。
      且说太尉自从那日在李牧之府邸门口义子被打丢了面子,当晚又去徽宗天子告刁状。
      可徽宗天子忙着与那李师师私会快活,在徽宗天子的盘算下。
      朝中矛盾早就转移到了李牧之一人身上。
      听闻高太尉来要李牧之为难。
      徽宗天子懒得相见废话。
      高太尉对李牧之的挑衅没了奈何,天子又不管,其余六贼也是无计可施,一气之下,因此在府中卧病。
      府里老都管带陆谦之弟陆虚陆虞候来看高太尉病症。
      却见高太尉不痒不疼,浑身上或寒或热,没撩没乱,满腹中又饱又饥,白昼忘餐,黄昏废寝。
      对爷娘怎诉心中恨,见相识难遮脸上羞。
      七魄悠悠,等候鬼门关上去,三魂荡荡,安排横死案中来。
      二人见高太尉容颜不好,精神憔悴。
      陆虚道:
      “太尉何故如此精神少乐?”
      高太尉回道:
      “实不瞒你们说,我为李牧之那恶贼,先是伤我儿子孙根,不能生养。
      只恨那厮是皇城司使,官职虽小,权柄却重。
      一身怨气,投诉无门,官家又销声匿迹,不管不问。
      现如今,这病越添得重了,眼见的半年三个月,性命难保。”
      二人道:“太尉且宽心,只在小人两个身上,好歹要了李牧之性命。”
      高太尉气喘吁吁,苦笑道:“就凭尔等?”
      陆虚自信不已:
      “若要太尉病好,只要害了李牧之性命,这病便得好。”
      “若不如此,已定送了太尉性命。”
      高太尉无奈叹气:
      “你知晓我病根又能如何?皇城司使李牧之,非同小可,胆大欺天。”
      “本想招揽江湖好汉将其刺杀,无奈此贼日夜打熬筋骨,外有皇城司细作监视保护,内又跟殿前司诸指挥使关系匪浅,眼下真可谓是无计可施,只能看他狂傲!没奈何。”
      陆虚即刻拱手笑道:
      “小人有计谋,可将此贼合理诛杀,断不会拖泥带水,只求太尉提携则个。”
      (周五、周六、周天凌晨发,其余中午十二点上传,望周知,求收藏跪下了)

第十二章 陆虞候再献毒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