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洛阳皇城观凤殿内武后坐在殿中思考着接下来的改革的对策。
现如今,整个大唐政治团体搬到洛阳城,再使用旧制就有些不太合适。
她依照《周礼》中的官名来改名,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中书令改为内史。
再把御史台(监督机构)改为左肃政台。另外把官员服色,各类旗号都需要改动。
国号改为“周”。
自己的名字她还没有想好。
不过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才行。
这时一名侍女走了进来,“太后娘娘,上官美人求见。”
武后回过神点了点头。
上官婉儿走进宫殿后行礼道:“参见太后娘娘。”
“婉儿,最近在这洛阳住的如何?”
“回禀太后,甚是安逸。”
武后看着面前端庄典雅的上官婉儿越看越是喜欢,从她身上总是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来人,赐座。”
上官婉儿被武后的这一举动有些受宠若惊。
武后拿出一达子纸张微笑道:“你写的诗我都一一看过,婉儿你啊,的确是难得的才女。”
“谢太后娘娘厚爱。”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不见你再写,怎么?难道是因为陆沐的事?”
上官婉儿抿了抿嘴没有回复。
“陆沐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只可惜他命短。”
“婉儿只因失去好友,所以…”
武后点了点头,“我都懂,千金易得,知己难寻,陆沐要不是太监,我早就将他许配给你。”
上官婉儿听完脸部发红,她掐着自己的手冷静下来,武后很明显是在试探自己。
“太后娘娘说笑了,婉儿此生只会追随您。”
武后满意的笑了起来,“你啊,就是太过于趋炎附势,要记住,在我面前,我允许你做你自己。”
上官婉儿微微点头,“婉儿今日来是有事要上谏。”
“哦?”武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很感兴趣,“但说无妨。”
先帝在位时上官婉儿要是敢说这种话她也许会直接选择不听,如今她大权在握,普天之下她一人说了算。
而且她准备称帝后也准备成立自己的女官团体,如今上官婉儿敢于上谏这倒是让她非常感兴趣。
“如今,刚刚迁都完成,不仅仅要关注于洛阳城内的事宜,整个洛阳的万亩良田才是稳固的根本。”
上官婉儿从陆沐写的书中阐述了自己对现在农耕的理解。
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保证整个洛阳耕地的收成才是重中之重。
如今天子脚下可以更方便的治理,无论是改革农耕,还是颁布新法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反馈。
上官婉儿提出先找一片良田作为实验田来验证陆沐提供的方法可靠性。
这样也可以更有说服力。
毕竟往后的日子很长,有的是时间慢慢改革。
武后听完欣慰的点了点头,朝堂上文武百官看似每天都在上谏无非就是要钱,无一人有如此实打实的见地,上官婉儿就是她想要找的讨论国事的心腹。
“此法甚妙,明日我就差人拟旨,先选定一个村庄来实验,至于实施人手就让悟上居士去安排吧。”
武后也猜测出这些点子是出自陆沐之手,但是上官婉儿对农耕改造之法的见地才是她最看中的。
就如同天下书籍,有的人看完后脑
第91章 赏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