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那不能告诉你!”
这时,楚天阔走了进来。
段兴林忙迎上去,“老大,你终于来了!”
“出什么事了?我还在跟孩子们玩游戏呢,快说说,没什么大事我就回去了啊!”
段兴林拦住他,“老大,是大事!咱们的车被扣了!”
“什么车?”
“往省城运鹌鹑的车呀!从昨天开始,出县的公路上就安排了交通稽查,专门查运输鹌鹑的车辆。咱们的货运不出去,这该咋办呀!”
赵六也着急起来,“怎么会这样!”
“走!”
楚天阔二话不说,抬腿就往外走,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在找春雨良种场的麻烦。
运输不是小事,如果生产的鹌鹑运不出去,无疑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
在80年代,还没有物流的概念,现在说的都是物资供应,物资分销。
所有的货物,只要有生产企业,就有运输和调拨,也就是“供应、分销”。
春雨良种场现在的规模也不算小,但毕竟不是国营厂,考虑到成本的问题,楚天阔还没有配备运输队,而是靠租用一些车辆来运输,还专门找了方庆奎来帮忙。
方庆奎一直在棉纺厂干运输,但是他很机灵,看到这两年国家允许个体户进入运输市场,立即贷款买了辆货车,自己干起运输来了。
在改革开放以前,物资的运输靠铁路比较多,货物周转量能达到72%以上,铁路在整个运输市场中居于前面位置,公路主要起衔接作用。
可是这两年,交通部提出:“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的改革方针。
于是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一起干,国营、集体、个人以及各种运输工具一起上,各地的运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效地缓解了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在以前,货多车少,有运力也就更有话语权,很多利润较低、不方便装车的货,车主都不愿意接。现在好了,运力上来了,而车主们挣的钱也多了。
方庆奎辞职离开棉纺厂,可以说这一步走的很对,他在厂里一年的收入,自从买了车以后,一个月就挣到了!
猛河县的交通也不能说是不方便,但出县城的就那么两条路,其中一条在修路,不通行,目前能走的只有省道一条路。
楚天阔带着赵六和段兴林来到县界附近,看到两辆车被勒令停靠在路边。
“咕咕咕咕!”
“叽叽咕咕!”
车上的鹌鹑正此起彼伏的叫着。
方庆奎正蹲在路边抽烟,见楚天阔来了,立即站起身,将烟头丢在地上,用脚尖狠狠的踩灭。
楚天阔直问:“庆奎,什么情况?”
方庆奎顶着一张苦瓜脸,下巴朝右前方点了点,“唉,交通稽查!以前倒也不是没有,不知道这两天怎么这么严格了,就是不让走!”
楚天阔了解清楚了情况,心中有数了,大步走向检查站。
一个临时检查点,两个穿着制服的交通稽查官正站在那里闲聊天。
楚天阔礼貌的笑着,先把一包烟递过去。
在他的观念里,任何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尤其是这些穿制服的人,你敬重他们,交流起来就会通畅一些。
“长官,我是春雨良种场的楚天阔,请问咱们今天这是什么检查?”
第174章 卡脖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