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三真能忽悠
侯三有些抓狂了,揪住自己的头发,“什么跟什么呀!河南,荷兰,大哥你能不能说清楚呀,我还以为你是华侨呢!”
夹克衫笑道:“河兰,河南,我发音已经很清楚了啊!是你没听清楚而已!我可不是华侨呀。”
楚天阔知道,河南荷兰分不清楚的,湖南弗兰也搞混淆的大有人在,实在不好向侯三多解释什么,便想着赶紧转移话题,问道:
“哥们儿,你刚才说啥,在和苏联人做生意?”
提到苏联,楚天阔心中生出一种惋惜之感,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现在正是关键时期,过不了多久,他就要解体了!
不久以后,世界上再无苏联。
其实苏联解体也是必然的。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人们称其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此时,苏联的特权阶层羽翼丰满。
楚天阔在后世曾经看过一些关于苏联的资料。据俄罗斯专家估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万人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
最让人感到可怕的是,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贪污腐败的盛行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此时的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为此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但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实际上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势崛起,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曾经有份报告称:苏联198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000亿美元,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水平。
由于通货膨胀,苏联人的人均消费水平已降至世界中下档次,全苏联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像酒水、肥皂、卷纸等这样非常普通的生活日用品都无比奇缺。
或许,和苏联做生意真是发财的好机会!
楚天阔只是随口一问,侯三此时却竖起了耳朵,他可是个精明的人,在日本待了不短的时间,有相当的国际视野,当然知道苏联此时的困境。
夹克衫喝完了一罐啤酒,把罐子捏瘪,扔到脚下。
“我做的呀,只是一点小生意。苏联不是现在什么都缺吗,我就往那倒腾东西,卖点大米啊罐头啊之类的,反正也能挣不少卢布呢。”
侯三问:“苏联很缺大米罐头?”
“那当然啊!岂止是很缺?简直是相当缺!不光是大米罐头,什么针头线脑啊,肥皂啊,卫生纸啊,凡是生活用品,都很缺!”
侯三点头,“这样的话,我们三生三世贸易公司倒是可以做点什么。”
这时,夹克衫又打开了一罐啤酒,语气中颇带些不甘的说:“兄弟啊!我说的这些呀,都是小生意,我看你是个有大思路的人,要想在苏联发大财,得倒腾大家伙!”
侯三一下子来了兴致:“哦?什么大家伙?我去动物园买两只大象,倒腾到苏联去?”
夹克衫笑着摇了摇头,“大象?大象算什么呀,我说的大家伙,可比大象大多啦!”
“那是什么?”
夹克衫向前倾了倾身子,见侯三一脸求知的模样,忽然有些得意,身子又向后仰了仰,灌了一大口啤酒,又打了一个酒嗝之后,才说道:
“我说的大家伙呀,是飞机!我听说,目前苏联有一个军事基地,想要出售一批图一五四飞机,但是他们找不到买主!”
图一五四,也就是图波列夫图154号飞机,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三发喷气式中远程客机。
这款飞机最大巡航速度为950公里\/小时,最大载荷航程为3700公里,载荷为5450公斤、载油量最大时航程为6600公里。
这款飞机当年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代号称为“大意”,同类型号是美国的波音727、英国的三叉戟客机。
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空军还将两架图154M客机改装为电子战飞机,加装了合成孔径雷达、各类天线和电子战设备,具有滞空时间长的特点,性能较为先进。
夹克衫看上去对那几家图一五四垂涎三尺,但却不得不摇头
第412章 侯三真能忽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