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装醉,对于楚天阔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人生嘛,就是演戏,多多少少都需要一些演技,而楚天阔自认是个演技还不错的演员。
他的眼神是迷离的,脸色甚至也有些发红,说着一些颠三倒四的话,要站起来的时候差点跌倒了。
赵县长一点事儿没有,非常关切的问:“楚厂长,你感觉如何了?不是对我们这留人醉不太适应?要不让老谢先送你回去?”
谢副县长则扶住楚厂长,“老楚啊,怎么这么快就上头啦?后面咱们还有节目呢!你说说这,我以为猛河县来的同志,至少得一瓶半起步嘛!”
楚天阔不答话,只是说:“嗯,好酒,好酒!好兄弟!黑天,我要去找黑天!”
赵县长问:“黑天是谁?咱们县的?”
老谢笑道:“谁知道呢,像楚厂长这样的大企业家,多少得有几个红颜知己的吧,那咱就不管啦,县长,我先送他回去,明天参观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你放心就行。”
回到招待所,楚天阔立即清醒了。
刚才的佯醉状态不过是做给那几个领导看到,因为一上来就那么猛烈的敬酒劝酒,虽说吃的是有历史底蕴的八大碗,各种菜都不少,可大家光顾着喝酒去了,菜却没吃多少。
楚天阔站在窗前,忽然感到肚子饿了。
酒喝了不少,如果这时候再来碗面,或者一碗野混沌,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在上一世的时候,楚天阔每次喝多了酒,就喜欢找个野混沌的小店,吃上一碗,通体舒泰。
想到这里,他悄然出门,去寻点吃的。
虽然时间还不算太晚,可县城的大街上并不怎么热闹,很多店铺都关了门。
楚天阔走了一大圈,竟然一家小饭馆都没有找到。
遇到一个小桥,过了桥再往前走,有一个石板路的胡同,楚天阔闭着眼睛乱转,也不管走到哪里去了,穿过胡同,却正好发现有一家不大不小的面馆!
一个幌子在风中摇曳,上书“柳俊贡面”。
就这里了,楚天阔拾级而上。
老板是个抽旱烟袋的老头儿,见有客人来,忙起身招呼。
楚天阔笑着坐下,老头儿先是端出一碗面汤。那面汤发白,浓郁,楚天阔忍不住吸溜着喝了两大口。
简单问过话,老头儿推荐了店里的招牌面,也就是柳俊贡面,实际上他店里也就这一种面。
没有其他客人,老头儿一边在里面忙活,一边介绍这贡面:
“老板你第一次到柳俊吧?吃这贡面可算是找对地方了!”
“要说这柳俊贡面啊,在明朝就有了,原来的产地叫屯子镇席营村,在明朝时,被礼部尚书王越进贡给皇帝,列为宫廷佳品,从此以后,这面就叫贡面啦!”
“做这贡面啊,可讲究哩!要用优质的地下水、精磨的小麦粉、还有精盐做为原料,传统手工艺有28道工序呢,全部都是纯手工。绝对没有添加防腐剂、增白剂,加了那些玩意儿,这空心挂面就做不成了。”
“你看看这贡面,多好看,原先有文化人形容是:白如雪、细如丝、中空心,堪称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传统绝活食品。”
“我家这贡面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煮熟后挑入碗中,吃起来不仅口感爽滑,而且格外劲道。”
“来,您尝尝!”
老头儿一边说着,一边准备好了一碗面,端到楚天阔面前。
嚯,果然是白如雪,细如丝,再配上漂浮着的两个肉片和菜叶,令人食欲大开!
这比那满桌子的八大碗可要诱人多了,楚天阔抄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鼻尖上微微冒汗,舌尖上美味流连,这碗面,吃的楚天阔心情大爽。
付了钱,跟老板闲聊了一会儿,又打听了回去招待所的路怎么走,楚天阔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家小店。
虽然吃的不错,可楚天阔对在这里投资建厂产生了怀疑。
营商环境不是说好吃好喝就行的,还在于领导者们的决心和态度,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等。
第二天的参观考察,楚天阔以为是去调研下县里的农牧业情况,可谁知谢副县长拉着他直接去了名胜景观。
柳俊县是历史名城,自然有很多遗迹古物,楚天阔倒也很感兴趣,可他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投资的呀!
没有看到自己想见的东西,楚天阔感到一阵失望。
第三天,楚天阔决定不再逗留了,他留了一封信给赵县长,说明了自己的意思,婉拒了来次投资建厂的邀请,自己一个人坐车走了。
回到猛河县,楚天阔和公司的骨干们开始研讨如何扩大公司规模,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去扩张?
第434章 二顾猛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