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去京都干什么?”
      赵六有些不解。
      不过现在楚凤霞的身子恢复差不多了,照料孩子的事情他父母也可以帮上忙,实在不行还有侯小梅在旁边照应着,家里没有问题,他出差是可以的。
      楚天阔笑道:“当然是去京都吃火锅!”
      说是吃火锅,其实是为了去造势。
      楚天阔知道,要想在全国布局,现在春雨公司的知名度还不行,除了大量的做广告,还得需要一定的媒体渠道让大家去关注春雨,也去了解春雨公司的在异地办厂的实力。
      他和赵六到了京都,一点都没闲着,连吃了好几顿火锅。
      当然不是自己吃的,有和科委的李文才司长吃的,他现在是计划司的司长,顺道把宣传司的也叫在一起,一顿火锅吃的不亦乐乎。
      也有和几位记者朋友吃的,那是肖勇战帮忙联系的他同学李记者,李记者又约了几个中央级媒体的记者,一顿火锅吃的热火朝天。
      当然,除了这些,楚天阔还想办法请了些粮食系统的领导,饲料科研方面的专家。
      这一次京都之行,收获满满。
      在回到猛河县不久,媒体上就逐渐出现了不少关于春雨公司的消息。
      尤其是在中原省柳俊县,中原春雨和中原正强之间的一番较量,土枪打败洋炮,被几个媒体好好的渲染了一番。
      有几家报纸还刊登了对于春雨公司卢子豪的专访。
      这一波的宣传,一下子让春雨公司的无形资产迅速膨胀,为下一步春雨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低成本的并购打下了基础。
      现在的卢子豪,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人了,被科委评为技术带头人,被柳俊县聘为科技副县长,真是一时间风头无两。
      可是只在中原地区开花不行,楚天阔想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开花。
      这天,楚天阔正在办公室对着地图深思,他在思考应该先在哪个地区再做个示范,忽然赵六推门进来。
      “老大,坪山市东兴饲料厂的王厂长来拜访,非要见你一面。”
      “东兴饲料厂,不是坪山市的国营饲料厂吗?”
      “对啊,老牌国营厂了,规模还不小呢,不过这几年经营情况不行啊,我估计来找咱是为了寻求合作的。”
      “那快快有请!”
      楚天阔喜上眉梢,看来广告宣传有效果了,这国营厂都找上门来了。
      王厂长和张副厂长两个人来到楚天阔的办公室,副厂长扛着两箱梨,放到了门后面。
      王厂长笑着说:“楚厂长,实在没什么见面礼,我们坪山市就是盛产大鸭梨,给您带了两箱,您尝尝,要是吃得好,下次再多带点!”
      楚天阔忙请客人坐下,“那怎么好意思!六子,快倒水,另外,准备两箱大猛虾,也是咱猛河县的特产,回去请王厂长尝尝。”
      一番客套之后,王厂长开始步入正题。
      “楚厂长,我的来意呢,很简单。这几年啊,东兴饲料厂实在是有困难,而且困难还不小。
      在坪山市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行业竞争还是挺厉害的,非常激烈,我们在两年前就是陷到了同行竞争的恶性循环当中,结果造成了巨幅的亏损。
      亏本到什么程度,几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真是困难到家了。”
      楚天阔喝了一口茶,“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王厂长叹了一口气。
      “因为是国营厂嘛,市里面不能不管,可国企改革一直是政府的心头病,从1984年期,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不断出台,年年花样翻新。
      你看,从利改税,到承包制,政企分开,到优化组合,股份制,再到租赁制,反正是药方开了一贴又一贴,可实际成效呢?或许有吧,反正我们东兴饲料厂是越来越困难了。”
      楚天阔点了点头。
      这是必然的,毕竟改革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特别符合的道路和办法。
      “所以,王厂长的想法是?”
      楚天阔自己不说,还是让客人把意思说出来更好。
      王厂长稍微低了低头,和目前国营企业整个态势有点相似。
      目前的不少国企,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与生机勃勃的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进行联营,这或许是无奈之举,也可能是双赢之道。
      这两年,在学术界开始掀起了国营企业的“生死讨论”,经过不断的辩论和研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官员主张,对半死不活的国企不如直接让其“安乐死”、“红白喜事一起

446 不批就是不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