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狼牙军城寨的路上。
杜玄还是忍不住问道:
“伯爷,真想带童永胜去琅州?”
苏秦靠在车厢板,思量片刻,点点头,道:
“不瞒杜大人,我是真有这个想法。
虽然我麾下已经有四名总兵,但是何故确实不适合打仗。”
“何故?此人本官倒是有些印象,是不是那位从梁国跟随你的?”杜玄道。
苏秦指了指外面,道:
“嗯,就是外面驾马车那个。”
“……”杜玄老脸一红,好在刚才没说是从梁国判过来那个。
杜玄轻咳一声,道:
“伯爷,其实在本官心里,还是希望由童永胜接管镇北侯府的。”
苏秦直言不讳,道:
“你怕高良再跟蛮族勾结?”
杜玄道:
“对,来之不易的和平,不能因为他而打破。”
苏秦道:
“可是,您不将他放在北面的话,萧王手下的人以后怎么办?
总要给北边留个空缺不是?
蛮族终将会再次南下,并且,今后这蛮族也够呛能彻底剿灭。
所以,大人也不希望以后抗击蛮族时,出现今年这样的场面吧?”
杜玄哑然。
苏秦继续道:
“武国北边境线最好的局面,就是有一个人统一镇守,统一调遣。
可若是换了外人,陛下肯定是不放心的。
不然,萧王爷也不会就番冀州。
您说呢?”
杜玄点点头,道:
“若高良顺应萧王最好,若是不顺应,也早晚会走上镇北侯府的老路,最后被裁撤,而换上萧王的人。
我们南边面对着两个国家,所以琅州和齐州是相互扶持的关系,毕竟论军功来说,大家能取到的都差不多。
甚至有些军功不好拿的时候,还能请隔壁兄弟帮一手,反正以后再找机会还回来便是。
但北面不同,冀州和安州的军功,可只能向蛮族取啊!
一方多拿,另一方就要少拿。
所以,才要争斗。”
苏秦道:
“是这个理,所以,北边该是一家独大最好,现在河西走廊已入武国囊中,待萧王驻兵安州后,更是得了民心。
所以,一定要给王爷留个空,让其麾下总兵,有个升职的空间。”
杜玄道:
“苏伯爷说得有理!果然是陛下的能臣啊!”
苏秦扯了扯嘴角,道:
“杜大人,你要这么说话可就没朋友了,
以后你再问我事,我多一句嘴,我就跟您姓……”
杜玄连忙笑道:
“你看你,这么不识逗呢,咱们两个一起东奔西走的,感情还不够深?
老夫那二儿子还在你家兴武堂求学呢……”
苏秦道:
“你打算怎么安排鸿雁?对了,你家老大在哪当差?”
杜玄道:
“我家那大儿子在扬州任知府,也该回到京城任职了。
至于鸿雁,老夫还没想好,其实也是不敢安排他。
这小子的脾气你也知道,很是鄙夷得到家里的帮助。”
苏秦点点头,又问道:
“你家老大要调到哪去?”
杜玄问道:
“伯爷有何想法?”
苏秦挠挠头,嘿嘿一笑,道:
“你也知道,这不是马上开春了嘛,兴武堂那些孩子肯定会有优秀者,得个三甲功名。
我作为兴武堂的先生,想给孩子们谋个好差事。”
杜玄道:
“三甲……你想给狄慎行铺路?”
苏秦不奇怪杜玄知道狄慎行,毕竟是秋闱解元,朝堂上的大官肯定会留意。
他道:
“对,所以想问问杜大人,这孩子该怎么走仕途?该从哪里开始?
毕竟,我当初做文官的时候,当得一塌糊涂。”
杜玄笑道:
“你还知道自己一塌糊涂啊。”
苏秦汗颜。
杜玄道:
“本官建议,这孩子若能取得三甲,就去任一方知府吧。
别直接从京官开始,那会毁了这孩子的。”
苏秦道:
“好,多谢杜大人了!”
杜玄道:
“客气,另外,有件事想着还是要和你知会一声。”
“杜大人请讲。”
&
第四百九十八章:回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