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三哥,你去做捕快,我也去做捕快。”孟夏很豪情万丈地一拍胸脯道,徐书同听了,用手托着腮看着孟夏,那神情象看怪物,但他这看法,却有一番与众不同的味道,孟夏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你这么看着我,是什么意思,难道怀疑我做捕快的能力?”
却听到梅娘唤徐书同,徐书同忙进屋去了。
梅娘唤徐书同,是安排住处,因为北屋以前是徐书同的住处,现如今租给孟夏和芦花了,梅娘便安排徐书同与方南一起住南屋,方南立刻大为不乐意。
徐书同走进方南的房间,没一会就走出来了,说什么也不住那里,宁可住柴房。
孟夏好奇地看着这一幕,等徐书同从梅娘房里搬来被褥放进了柴房,不由得关心地问:“三哥,有屋住,为什么要住柴房?”
“他那屋臭得跟猪圈一样。”
孟夏一想那方南的各种不良嗜好,被徐书同形容成猪圈,估计是赞誉了,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一大早,孟夏依旧是让磨声吵醒的,她伸了个懒腰,穿上衣服,这件夹衣在六月已经厚了点,好在京州的天气比长州要凉爽一些,不管在不在京州盘桓下去,都应该去给自己和芦花做两身夏季的薄衣。
孟夏走出门就看见徐书同在推磨,梅娘在一旁一边看着徐书同一边往磨口添清水,显然徐书同已经干了一大早,豆子都磨完了,这会儿在清洗石磨。
梅娘用清水把那磨盘冲净,徐书同就把磨好的豆浆端到厨房。这些都是力气活,孟夏刚来的时候,都是梅娘和张婶早起,两人轮流推磨,然后一起把那豆浆抬进灶房,然后再由梅娘碘豆腐,张婶收拾装豆腐的担子,今儿看样子徐书同一个人就把所有的力气活搁平了。
梅娘赶紧进灶房做豆腐,没一会满头大汗的徐书同端着一碗豆浆走出来看见孟夏问:“起得这么早?”
孟夏有点不好意思,人家豆腐都做好了,居然说自己起得早,徐书同又把豆浆递过来问:“要不要喝碗鲜豆浆?”
孟夏在这梅娘家住这几日,自然知道这里最不缺的东西就是豆浆,梅娘碘豆腐前都会煮一盆豆浆,让家里人当水饮用,于是点点头,徐书同便给孟夏舀了一碗,递给孟夏问:“芦花好点没?”
孟夏点点头,两人在屋檐下坐下来,徐书同又道:“我在京州认识些人,说不准可以帮点忙。”
孟夏又摇摇头道:“在送我嫂嫂与阿兄见面之前,我得先与阿兄见一面。”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至少先弄清楚大茂的想法,再让芦花与大茂见面,总比见着大茂,大茂直接说什么不妥的话,好得多。”说完徐书同又叹口气道,“真是,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孟夏没见着大茂,毕竟不知道他到底如何想,难道认为跟着布王可以混出一条光明大道,便抛弃芦花,但没见着,她也不想早下定论,好奇问:“三哥还长过我阿兄,庆祥叔倒帮我阿兄说了亲事,却没给三哥说们亲事。”
“我?我爹讲了我的亲事,他不着急,我要真相中哪家闺女,他只管去提亲就是。”徐书同说这句话时略有腼腆,孟夏就算小也听明白庆祥叔这话的意思:徐书同太过于优秀,他要相中哪家闺女,那就是哪家闺女的福份,欢喜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不答应这亲事呢!
孟夏明白了,就笑了,徐书同更不好意思了。
孟夏很想和徐书同开玩笑,问他有没有相中过哪家闺女,但孟夏又生怕他真说出有相中哪家闺女,自己好象……好象挺无耻的,挺不希望徐书同真的相中哪家闺女,如果真相中了,徐书同还会不会象现在这般地照顾大茂和小全。
见徐书同盯着她,孟夏生怕徐书同看中她的心事,赶紧岔了话道:“那我想见他,又不想让布王知道。”
徐书同就笑了道:“你以为那些王爷一天很闲,下面人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知道?”
“我的意思是不想在布王府去找我阿兄。”
“那……,让我去想想法子,看能不能把他约出来。”
“多谢三哥。”
“和我还要这么客气吗?”徐书同说完,那张婶也起来了,一起来就赶紧去拍北屋的门叫方南起床。
方南在屋里猪不是狗不是地叫了一阵,终于极不情愿地起来开了门,然后一直在那里骂骂咧咧的。
第132章 薄情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