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午后我坐下树下晒日光,不知不觉便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良辰急急忙忙的将我摇醒,说是太后差人请我过去一趟。
我一惊忙问淑娟去哪了,良辰又说不知道,过来的太监有催促得紧,我便只身随太监去了慈宁宫,临走时我特意交待良辰,一定要找到淑娟并告诉她我已经去了太后那了。
良辰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便只好茫茫然的点点头。
那太监并未领着我去慈宁宫,而是将我带着走了另外一条道,我有些不解便问那太监:“公公,太后是要召本宫去哪呢?”
那太监说话口气极冷淡,只说了句:“娘娘跟着来便是了。”
我有些担心,便随手取下发髻上的一支珠?,趁那太监不注意的时候扔到了草丛中,幸好珠?也并为发出什么声响。
随那太监拐来拐去走了好久才远远看见一处人工湖,湖中建了个十分紧致的亭子,但是此处也极为偏僻,若是一般人也找不到此处。太后正坐在亭子内悠然的饮茶,翻看手中的诗词,我随太监过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听到声音这才抬起头来冲我微微一笑。
总觉得今天太后这态度有些反常,就算知道了我的身份应该也不会是这样的态度,我曾在心里默默想了千遍百遍也不曾想到会是这样的一幕。
太后放下手中的诗词冲我笑道:“坐吧。”
猜不到太后的心思便只好顺从的坐下:“谢太后。”
见我有些拘谨,太后又道:“哀家今日请你过来只是想与你聊聊家常,不必这么拘谨。”太后对那太监使使眼神,便进那太监殷勤的为我斟上一杯茶水,紧接着太后又道:“瑾贵妃乃南汉人,从那么远的地方嫁过来,想必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吧。”
我恭敬的回道:“臣妾已经来普宁有些日子了,现如今也都差不多适应了。”
太后笑笑:“哀家知道南汉又道甜点特别有名,碰巧宫内也有御厨会做,虽然味道可能比不上南汉,但多多少少也会让瑾贵妃以解思乡之愁。”
太后话语刚落,那太监便从身后的食盒内拿出一碟十分精致的点心。我在南汉皇宫待过三年,却并未见过这种模样的点心,难道太后是在试探我?
我瞥眉而道:“太后,臣妾家乡并没有这种点心,御厨是否做错了呢?”
太后一愣笑道:“看哀家的记性,这道点心还真不是你们南汉的,这道点心是哀家在台上行宫时一个农妇做的,虽然她当时做得没这么精致,但是味道却十分好。”
说着太后又拿起筷子替我夹了一块:“先尝尝吧,哀家觉得很好吃。”
太后如此盛情我又不好拒绝便声:“是。”然后拾起筷子夹起点心,小口的咬了一块,味道确实很好,也未吃出什么一样,便又将整块点心小口吃完。
我对太后道:“确实十分美味,太后也可尝尝。”逐又拿起另外一双筷子为太后夹了一块。
太后看着我并不动筷子,只道:“哀家老了,太医说这些甜点哀家是碰都碰不得的,既然瑾贵妃觉得好吃便多吃些才是。”
我放下筷子,端起茶碗抿了小口逐又放下:“此等好吃的点心,臣妾整好意思一人独食,不如叫皇后娘娘跟淑妃妹妹一道尝尝,臣妾想她们应该也都会喜欢的。”
太后又道:“此道点心是哀家让御厨特意为瑾贵妃做的,改天哀家让人每宫送一份过去。”
太后又拾起筷子为了夹了一块点心:“瑾贵妃莫要浪费了哀家的一番心思才是。”
太后越是这般殷勤,我便越是觉得这点心有问题,可眼下即便我觉得有问题也要吃下去。
拿着筷子的右手竟然有些颤抖起来,我伸手夹起那块糕点,心想着这次在劫难逃,不料听到太监高喊一声“皇上”后,筷子连着点心一块从我手中脱落。
皇甫御赶到时额头冒着细细的汗珠,我匆忙的请安,却见他只道句免礼,看都不曾看我一眼便又被太后请安。
太后对皇甫御的突然到来有些惊讶,同时也有些不悦,她不温不火的说:“皇儿有什么事居然找到这来了,打搅了哀家跟瑾贵妃聊家常。”
皇甫御也不急不慢的说:“儿臣定是有事才这么急忙的找母后。”说完又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道:“瑾贵妃先行告退吧,朕有事要跟母后说。”
我抬头看了太后一眼,见她没表情便乖顺的行礼告退了。
从亭子里出来还走了好一阵子都觉得没事,但没多大一会便觉得心痛气短,想必是
第65章 淑妃小产 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