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儒境?听到这个陌生的词,蓝波万面露疑惑。
     柏听云哈哈一笑,拉着蓝波万的手,亲切地解释道。
     “我就为蓝小兄弟你介绍一下文修吧。”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文修的道路在大夏太学院的探索下,渐渐有了雏形。”
     “最强大的文修是大夏的文修,因为他们有着大夏气数的加持,同样的文章,在他们手里发挥出的威力要大得多。”
     “但后来文修们发现,就算没有气数加持,只要才气足够,也可以引动文曲星的力量,一样可以超凡脱俗。”
     “文修的巅峰是圣人,比如大夏的儒圣、道圣、墨圣等,其实力完全可与最强大的那批仙人对抗,一言可镇神仙,有着改天换地的能力。”
     “那圣人之下呢?”
     “具体划分方式还有待商榷,目前有一个被主流接受的粗略归类。”
     “他们按大夏的科举制度,将读书人分为六个阶段,即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大儒,圣人。”
     “按这么算,我应该是进士境巅峰的读书人,半只脚迈入了大儒的境界。”
     “读书人每个境界都不好破,看似离大儒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最后一步,如果没有特殊机遇,或许一辈子都迈不出。”
     “如今有了你这篇《陋室铭》,我有种预感,快则半年,迟早三年,我或许就能晋升大儒境。”
     “这对我是雪中送炭啊!”
     文修之道,说简单很简单。
     孟子舆圣人就曾说过,圣道畅通无阻,只要有心,就能达到。
     但这是因为孟圣人心境太高了。
     圣道其实一路荆棘坎坷,并不好走,唯有身具无畏之胆,胸有青云之志,才可负重砥砺前行。
     所以后来的读书人意识到,在踏上文修之道前,最好要首先凝炼文胆。
     有了文胆,然后成就文心,才能在圣路上走得稳,走得远。
     圣人流传下来的文章很多,但是有助于炼胆的立志铭文却没有。
     因为圣人的文胆皆纯洁无垢,无需打磨。
     在圣人看来,洗练文胆这等小事都做不好,还修什么文?
     所以也没有圣人出手,为读书人撰写立志铭文。
     如果柏听云真的靠蓝波万的《陋室铭》洗练文胆,成就大儒,那他的确是承了蓝波万的人情。
     听到这里,雪叶芳忍不住插嘴问道。
     “柏先生,那按您这个划分方法,那大夏那些进士们,岂不是个个都有您这样的本事?”
     柏听云点点头,略有苦涩地笑道。
     “是啊,雪小姐说得对。要不然怎么说大夏是无数凡人心目中的圣地呢?”
     “我这样的才华,放在弗吉领,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学问家了,但是放在大夏,却根本排不上号。”
     “大夏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别的不提,光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就能遴选出百名进士。”
     “其中前十名,更是将被授予庶吉士的称号,可以加入翰林院,日夜侍奉在圣人身边,接受指导。”
     “耳濡目染之下,经过短短几年沉淀,就能冲击大儒境。”
     “历次殿试的状元郎,更是号称文曲星下凡,有着圣人之姿。”
     “再加上气数加持,他们完全可斩诸天神佛。”
     “这哪里是我等可以匹敌的啊!”
     乔华顿见柏听云说着说着,情绪有些低落,他大步走过来,拍了拍柏听云的肩膀,鼓励道。
    &

第574章 圣道坎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