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尚父并不搀扶姬凉,总的来说,这一礼,他受得起。
“你也不必道谢,姜某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说实在的,当初南边儿的那场偶遇,并不算是偶遇,多少有些他的安排。
毕竟,这个人的将来……
“你来寻我所谓何事?”
姬凉将蚯蚓递到姜尚父身边儿,将事情说道了一遍。
“昨儿回家,父亲打算让我继承衣钵,可是我总觉得做不好那个位置,父亲便让我来寻先生,听听先生的建议。”
“这没什么不好的,你到了这个年纪,有了这种经历,继承你父亲的衣钵,也是合适的。既然有这个能力,你又有何担心?”
姜尚父将溪下的鱼线给提了上来,将鱼饵穿在直直地鱼钩上。
姬凉看着那直的没有一点儿弯儿的鱼钩也没有好奇,先前他不是没有见过姜尚父钓鱼,姜尚父钓鱼从来都是用这种直鱼钩的,他不是没有说过姜尚父,直的鱼钩是钓不上什么鱼的,可姜尚父如此回答他。
“姜某钓鱼从来只是随性,这鱼饵下了,管它是弯鱼钩,还是直鱼钩,只要鱼儿愿意上钩,就是好鱼钩。”
这番解释,足够证明姜尚父的随性,真真是那句,姜尚父钓鱼,愿者上钩啊。
“姬凉虽然从小便随父亲东奔西走,学着处理各种事情,可这治理封地到底是同处理事情不一样的……”
姜尚父不等姬凉继续说下去,便抛给了姬凉一个问题。
“有什么不一样?”
“姬凉认为,治理封地要比处理事情难的多。”
诚然,他姬凉是有处理事情的头脑,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可那也只是处理事情,不是管理事情。
“封地那么大,那么多子民,姬凉自认为,没有能力照顾到每一个子民。”
而处理事情里不一样了,这个事情处理完了,就算子民不说些什么,但至少姬凉的心里是安的。
姜尚父将鱼钩抛回溪水中,打破了溪水,惹起一圈圈涟漪。
看一眼姬凉,姜尚父知道,姬凉有些不自信,可他终究是要成长的,不是吗?
他问姬凉:“为什么要照顾到每一个子民?封地相当于一个国家,而侯爷同一个小王没什么区别,国家里的子民那么多,你能照顾的过来?”
那还不得累死。
明君尚且不能做到,更何况是一个将要继位的君主。
“我……”
“有些事情不可能十全十美,君主虽生来便是照顾子民的,但君主也是人,不可能什么都照顾到。你只要记着,为百姓谋求最大的福利,就好,而这,才是一个君主需要做的。”
姬凉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姜尚父接下来的话。
“身为君主,你要管理好民众,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懂得识人,有多少明君因为不懂得识人,而变成昏君,又有多少昏君因为小人的几句谗言,变得更昏?
你应该知道,坐上了君主的位子,有些东西应该舍弃的就要毫不犹豫的舍弃,貌美的女子诚然很多,但是生为君主的女人,只能是懂得为君主分忧的,而不是另君主智昏的。
整个王朝,最大的不是君主,而是百姓,百姓就像这溪水,它能够装下游鱼,让它生存,它也能干涸,冒着同归于尽的想法,令游鱼缺水而亡。
你这个孩子,通过几天的相处。我能看出来,你是一个明主的料儿,姬存将你培养了那么多年,许多事情你的处理能力已经能够使你坐上君主的位子了,姬存将封主的位置给了你,姜某不认为有什么做错的。
这么些年的历练,让你拥有了从现象能看到本质的能力,姜某自认为你可以胜任这个封主之位了,其余的,顺其自然,只要心中有明光,一切都是不成问题的。”
这时,刚下了鱼饵的鱼钩有了颤动,姜尚父嘴角轻勾,将鱼竿提起,果然,一条肥美的鱼上了勾。
将其小心翼翼的放进鱼娄里,姜尚父望着姬凉,笑问。
“年轻人,要不要同姜某一起尝尝这上了钩的鱼?”
他等了半辈子,要看着自己都已经是半条腿进黄土的人了,终于在今天成功的钓上了这一尾鱼。
自家婆娘因为这件事儿,都不晓得说道他多少年了,如今总算到了他反驳的时候了。
“你放心,虽然阿姜的手艺比不上你们侯的厨师,但到底是能下的去嘴的。”
当然,若是姬凉不愿意一起品尝他这尾愿者上钩的鱼,他自然也是没什么意见的,毕竟这条鱼,看着也不是那么大的。
“若是先生不嫌弃,姬凉便打扰了。”
听了姬凉这番话,姜尚父直接脱口而出了一句话。
“要是我嫌弃呢?”
瞬间,空气安静了。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适时地响起,打破了这一番宁静。
第九十七章 要是嫌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