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 霍殿宇(下)[2/2页]

从津门第一开始 咬一口山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勤奋刻苦,年纪轻轻便已经得了草民十二分火候,青出于蓝,前途似海。草民愿意将他送到王爷身边,代替草民这把老骨头,服侍王爷再造大清。”
      “他?替你?”载临眉头紧锁。
      “草民五十多岁了,建功立业这种事,纵使有心,但也无力。”霍殿宇叹了口气,“我这个徒弟远胜于我,草民怎么能因为一己之私,让大清国错过一块璞玉呢?”
      “当然,”
      不等载临开口,霍殿宇立即就补上一句,
      “东北路远且遥,我这徒弟本事是够了,可江湖经验终究差上一筹。草民会同去,直到陪王爷平平安安到了奉天,再回津门。”
      载临脸色阴晴了好一阵,最终还是点点头:“那便这样定了。”
      “谢王爷。”
      霍殿宇向堂外望了望,对徒弟说,
      “天色不早了,宫晋,送王爷回府。路上陪王爷好好聊聊,王爷就是你以后的主子,你得守好奴才的本分啊。”
      “是,师父。”
      宫晋陪着载临离开后堂,霍殿宇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茶杯往桌子上重重一磕,脸色阴沉得像是要滴出水来,耷拉的眼皮下爆出一抹狞厉之色。
      “狗鞑子,空口白牙几句话,就想逼我放弃津门的十年基业,好,很好。”
      “十年前,你身无分文来到津门……你向本王借枪,伏杀左凤图,本王也毫不犹豫借给了你……这些,你都没忘吧?”
      载临这几句话,是叙旧?
      分明是赤裸裸的威胁!
      霍殿宇摩挲着黄花梨的椅子,冷笑连连。载临满嘴“大清”、“功业”,似乎清朝复兴已成定局,霍殿宇却不以为然。
      且先不提三十万东北军,就算这些遗老遗少真的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东三省重建了满清王朝,可又能从狼一样的日本人嘴里抠下来几根肉丝?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喂不饱,居然还谈什么“封相拜将”,“名留青史”的胡话,滑天下之大稽。
      幸好,
      推出一个没什么用的徒弟,保下整个中州馆,再搭上一段不甚远的脚程,了结这段香火。以后,没有了载临在背后指手画脚,他这个武行头牌在津门的日子,将会更舒坦。
      海阔天空。
      门口闪过一片阴影,却是宫晋已经将载临送出了中州馆,兴冲冲返回后堂。
      “你刚刚演得不错。”霍殿宇淡淡说。
      “全凭师父提携,大恩没齿难忘。”宫晋满眼藏不住的喜色。
      “以后在王爷身边好好干,发达了,可别忘了我这个师父。”
      霍殿宇拍了拍大徒弟的肩膀,语气欣慰,
      “你和老二,一个跟王爷,一个跟督军,都有远大前程,师父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好一幅(师)父慈(弟)子孝图。
      “师父,还有一件麻烦事。”
      宫晋欣喜之余,不忘提醒,
      “王爷说这几天就动身,算一算时间,那个陈酒估计也会在几天之内踢完九家。那个时候您不在,我也不在,中州馆如何应对?”
      “要不要像左凤图一样……”宫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他背后是谁?”
      “秦得利,薛征。”
      “是啊,”霍殿宇点头,“薛征有几条枪,咱们能借来几条枪?你是想中州馆死啊。”
      “……”宫晋不敢再说话。
      “陈酒……”
      霍殿宇沉吟了片刻,
      “好说,拿纸笔。”
      “是。”
      宣纸铺开,毛笔蘸墨,霍殿宇挥笔在纸上留下一行行字,宫晋站在身侧瞧着上面的内容,眼神逐渐变得震惊了起来,嘴巴微微张开。
      “好了,封上,适时启用。”
      霍殿宇放下毛笔,冷笑一声,
      “这道帖子,我看他到时候接还是不接!”

第二十七章 霍殿宇(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