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闫雅玫在孔家住下了,如珍也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开始慢慢接受并习惯。现在每天几乎都在重复三点一线的生活先忧院爱墨院她的窝珍宝院,想想要是没个伴的确太无聊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如珍发现自从闫雅玫来了后,很少能遇到爹爹和哥哥了,估计闫家的想法落空了,至少在孔老爷和莫氏那里事走不通了。
不过如珍旁观闫雅玫表现得还是很老实,如珍感觉以她看遍人生的经历就没看出闫雅玫有什么“非分之想”。这样也好,不然如珍觉得她不懂如何与对孔凡之虎视眈眈的人和平相处了。
转眼就到中秋节了,这是如珍来到这里的第八个年头,闫雅玫也到了金钗之年的12岁,今年和往年一样家里面早就开始布置了,秦国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如珍觉得比现代重视多了。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还会互相走门串户,中秋当晚建德帝还会携家带口到京城望民楼与民同庆,那是京城最高最大的楼,每到重大节日皇帝都要到望民楼与民同乐。据说那晚望民楼前广场会举办灯会,各省各学院各名门望族大家都会选出优秀的作品参展,由皇帝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为了博得皇帝的关注,每年这时候大家都会卯足劲制作形状各异博人眼球的花灯,以期获得皇帝的关注,为家族学院争光。为什么是据说呢,因为莫氏从来没让如珍参加过灯展,都是哥哥孔凡之和休假回家团圆的侍女姐姐们回来给她描述的。
今年的中秋节又和往年不一样,今年莫氏终于批准如珍出门看灯展了。听到这一消息,如珍高兴得不行,从闫雅玫偶尔露出的笑容看出她也非常开心,毕竟前两年如珍不能出门看灯,闫雅玫也不好自己提出来。如珍现在每天都在倒数看灯时间,越是临近越是兴奋,看来真是把自己当小孩久了心态都会变成小孩了。连陆师傅都感受到了如珍那种期待的心情,为此还专门开了一节课教授如珍她们怎么制作花灯。如珍小手胖胖的不慎灵活,在师傅的指导下勉强做了个小猫花灯,不过陆师傅倒是赞不绝口,觉得如珍仅在画里看过猫的样子
第五章 春去秋来[1/2页]